欢迎您来到CFG全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 CFG全球 > 投资攻略 > 详情
中金:法定准备金率长远看应在10%左右
财新网 2017-04-06 10:02:00 阅读数 203 人/次
央行如何弥补外汇占款下降带来的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尽管在过去一年来,央行实验了很多新办法,市场仍预期,当下中国高企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

央行如何弥补外汇占款下降带来的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尽管在过去一年来,央行实验了很多新办法,市场仍预期,当下中国高企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存款类金融机构将存款部分按比例上交央行,是央行管理货币供应量的最重要的政策工具之一。 4月5日,中金公司宏观经济研究团队发布报告认为,认为短期内央行调整名义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不大,却有可能扩大法定准备金的覆盖范围以提高“有效”准备金率。不过,从长远来看,有效”准备金率的下行不能替代名义准备金率的降低,目前高达17%的中国法定准备金率有必要进一步下调,中金认为合适的中国法定准备金率应该在10%左右。

所谓有效准备金率,是指法定准备金占银行总负债的比率。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企,近年来银行业大举提高非存款的负债,去年底有效准备金率已到9%左右,而法定准备金率则高达17%。

中金宏观研究团队认为,央行对扰乱货币政策信号的顾虑,以及外汇市场的不确定性,将共同促使央行做出上述举动。此外,配合金融去杠杆的需要,使得央行现在还缺乏降准意愿。“去年8月以来,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的“缩短放长”以及提高各类操作利率,引导市场资金成本上行,以促进资金“脱虚向实”。若央行通过降准向市场提供低成本资金,或被解读为与推进金融去杠杆的取向有所背离。”分析写道。

中金的分析还认为,央行年内可能扩大法定准备金要求的覆盖范围,实际上提高“有效”准备金率。为约束银行规避法定准备金要求的行为,央行或加强对非存款负债的统一监管,可考虑将同业、甚至表外业务也纳入准备金的考核范围,避免监管套利。自今年1季度起,央行正式将表外理财纳入MPA考核,未来还将把一定期限的同业存单也纳入同业负债考核。“对同业和表外业务征收准备金可进一步抑制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的冲动,与MPA考核体系的方向一致,可相互配合。”分析写道。

因为银行非存款负债的扩张,会降低银行系统的稳定性。中金分析师指出,在2005年3月,银行总负债中无需缴准的比例为23.4%,今年2月这一数字已经提高到40.3%,而银行对其他金融机构负债的占比也从6.0%升至12.7%,债券发行占银行总负债的比重同期也从5.0%攀升至8.9%,包括近两年同业存单的大量发行。中金宏观分析团队担忧,非存款资金较存款更不稳定且成本更高,银行对非存款资金的依赖可能会降低银行系统的稳定性。

不过,中金宏观研究团队认为,从长远看,中国法定准备金率仍需要进一步下调,理由是,中国的名义存款准备金率在世界范围内都偏高,增加了银行的资金成本;而且,若不调整准备金率,而依靠大规模公开市场和再贷款操作以补充基础货币,央行对于流动性的影响将更加直接,从而可能导致更大的市场波动。

“中期来看,我们认为,‘有效’准备金率的下行不能替代名义准备金率的降低,中国法定准备金率需进一步下调。无论从资金配置效率还是从货币政策框架转型来看,中国最终都需要一个合理而且相对稳定的存款准备金要求,我们认为应在10%左右。”中金宏观研究团队写道。

(记者:王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