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数年,外汇经纪商们已经有意识地避免宣传自己是“B-Book”模式,这种交易模式在投资者看来是不公平,甚至带有欺诈性质。很明显,金融市场发展到今日,这种意识仍在普通投资者脑海中“根深蒂固”。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当一家经纪商或白标提供商成功对接流动性后,随即将建立自己的经纪业务(PB)账户,以此来处理各种不同类型的客户订单。在2015年1月15日,瑞郎黑天鹅事件发生后,对于许多新成立的经纪商或白标提供商而言,在很大程度上,B-Book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瑞郎黑天鹅事件”让外汇市场流动性瞬间匮乏,导致客户订单无法进行成交,甚至出现诸多客户账户出现负值。此外,银行和流动性提供商也开始意识到其中的风险,他们开始离开零售外汇市场,许多银行已经放弃了经纪业务,这也意味着经纪商后期比较难找到流动性供应商,或者需要付出极高的成本。另外,瑞郎事件也让很多零售经纪商不在提供过高杠杆比例。
对于未受监管的零售经纪商而言,这些或许是它接受“B-Book”这种旧交易模式的最好理由。在过去几年,经纪商的风险管理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同时没有PB和流动性提供商愿意大幅降低成本。
这些使用迈克达MT4的零售外汇经纪商同样也需要额外支付“过桥费”,也就是桥接的费用。匠恒科技曾在前文阐述过为什么经纪商或白标提供商需要设置桥接技术,这是交易商将客户订单对接到外汇市场上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面对一家未受监管的外汇经纪商,一个主要的问题是采用“B-Book模式”如何处理(管理)不断增长客户的头寸问题。对这些经纪商而言,前述这个问题将成为他们内部讨论的一个问题。当然,这个头寸管理模式,也考验这些经纪商的风险控制水平和商业运作智慧。
对于受监管的经纪商来说,“B-Book”模式的经纪商通常在持仓规模限制和资本要求方面受到监管机构的一个或多个监管。在许多情况下,监管机构除了对“B-Book”模式经纪商的监管资本有严格要求之外,还需要自有资金去覆盖他们客户的头寸。对于全球的主要监管机构而言,在针对这种模式监管要求上,已经出现很明显的增加。
“B-Book”模式对新建立且未受监管的经纪商来说可能吸引力更大。B-Book模式本身不存在好与坏之说,关键问题是在这些经纪商在风险管理上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