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CFG全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 CFG全球 > 投资攻略 > 详情
包括中国在内 亚洲想变富有一件事必须要做!
中财网 2017-04-07 09:27:18 阅读数 107 人/次
  周四(4月6日),亚行在其发布的报告《2017年亚洲发展展望》中称,亚洲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但如果亚洲想要迈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那就必须提高生产率。

  2017年亚太地区GDP料增长5.7%
  该行预计,2017年和2018年亚太地区GDP增长率将达到5.7%,而美国、欧元区以及日本的总体增长率则有望达到1.9%。

  报告称,在外部需求旺盛、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回升和国内改革的作用下,三分之二的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加速。而消费和商业信心提升、失业率下降推动了美国的增长,但是未来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将考验人们的信心。

  此外,虽然欧元区持续增长,但其发展前景受到英国脱欧事件等不确定因素的些许影响。同时,日本仍在依靠出口增长来继续保持经济发展。

  根据亚行的这份报告,在所有次区域中,增长率最高的仍然是南亚,2017年和2018年将分别达到7.1%和7.2%。作为该次区域的最大经济体,印度在2017财年和2018财年有望提升至7.4%和7.6%。

  与此同时,亚行预计东南亚的整体增长将进一步加快,该地区几乎所有经济体都呈现上升势头。该行指出,全球粮食和燃油价格的复苏将促进马来西亚、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大宗商品生产国的增长。

  亚洲目前缺的是高生产率
  然而,尽管亚洲新兴市场持续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但亚行认为,亚洲想要迈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就必须提高生产率。

  目前亚洲地区95%的人口生活在中等收入经济体中,而在1991年这一比例仅有10%。

  亚行首席经济学家泽田康幸(Yasuyuki Sawada)表示:“决策者需要改变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为了迈入高收入地区行列,他们不能再够通过堆砌资源来维持增长,为了跨越发展障碍必须提高生产率。”

  至于具体的措施,亚行认为专注于创新是新兴市场提高生产率的一个可行方法。该行表示:“创新需要高技术工人,因此提高教育质量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人均人力资本支出提升20%,劳动生产率就能够提高3.1个百分点。”

  另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尤其是能源以及信息技术,也是方法之一。亚行称:“基础设施的一次性公共投资达到GDP的1%,那么在七年内该国的总产出将会增加1.2%。”

  中等收入和高收入的差别
  人均国民收入在1026美元到4035美元的国家被定义为中等收入国家;人均国民收入在4036美元到12475美元之间属于中高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则在12476美元之上。

  按上述标准划分,中国、马来西亚以及泰国属于中等收入国家,而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以及菲律宾则是低收入国家。

  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以及台湾属于高收入国家和地区。数据显示,2016年上述五个地区的劳动生产率位居亚洲前五。

  中国能够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吗?

  眼下,中国经济仍在持续增长,但中国能否跨国“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金融时报》近日提到,许多国家迅速从欠发达或贫穷国家转变为中等收入国家,但在最近的30年里,只有两个人口超过2000万的国家成功地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它们是波兰和韩国。

  那么,当前依旧处在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中国能否走出陷阱?一些看好中国的市场人士认为中国可以做到这一点。

  摩根士丹利最近在一篇题为《我们为什么看好中国》的报告中指出,如果中国能够从当前的出口主导经济转向国内消费驱动型经济,那么它到2027年就能够成为“高收入”国家,人均收入从当前的8100美元增长至1.29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