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发布3月议息会议纪要,内容显示美国央行官员已经开始大范围讨论停止资产再投资计划以收缩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他们支持年内开始“缩表”,但具体为逐步减少还是一步到位尚不确定。
美联储发布3月议息会议纪要,内容显示美国央行官员已经开始大范围讨论停止资产再投资计划以收缩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他们支持年内开始“缩表”,但具体为逐步减少还是一步到位尚不确定。
4月5日下午,美联储发布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在3月14日至15日的会议纪要,显示大多数决策者认为,自1月议息会议以来出现的经济数据,反映出经济正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就业市场继续改善,通胀朝着2%的目标迈进,由此决定加息0.25个百分点,使联邦基金利率达到0.75%至1%。
美联储在3月15日决定进行自2008年以来的第三次小幅加息,并维持到期资产本金“再投资”计划不变,以维持渐进式加息的步伐,同时确保货币政策仍是“支持性的”(宽松)。
货币政策委员们的最大分歧发生在对通胀的预期。一部分官员认为,核心通胀率在1月已经达到1.75%,未来存在通胀快速上升的风险,因此可能要求货币政策收紧提速;另外一些委员则表示,通胀长期维持在2%以下,证明经济中仍存在“冗余”,需要宽松货币政策加以支持。
与此前议息会议不同的是,3月15日的会后声明及随后美联储主席耶伦(Janet Yellen)的讲话,都提到了“对称性”通胀目标,意味着既然通胀率此前长期维持在目标以下,未来也可以出现“过冲”而不代表美联储要立即收紧。会议纪要表明,一些官员希望以此提示外界,2%并非美联储能够容忍的通胀上限。
在3月15日的10名投票委员中,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凯伊(Neel Kashkari)投票反对加息。会议纪要显示,他认为,近期数显示经济并没有向委员会的双重目标方向明显改善,因此应该再等更多数据出现后再做决定。另外,他建议FOMC在再次加息以前,先公布具体的资产负债表“正常化”计划。
会议纪要还首次公布了FOMC参会成员的不确定性预测“扇形图”,展示出各成员对经济增速、政策利率、通胀水平等的预测区间,显示出他们的预测极值有较大差别。不过,这并不改变在3月议息会议后发布的预测中值与政策利率“点阵图”结果。在当日会议上,决策者调高了对GDP增速和通胀的预期,多数委员预计今年加息三次。
本次会议纪要的最明显的变化是开篇新加入对美联储资产再投资计划的讨论。美联储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实施购买国债和机构按揭贷款支持证券(MBS)的“量化宽松”(QE)政策,使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扩张至4.5万亿美元。自2015年底以来,美联储开始渐进式加息,但一直实施到期资产的本金再投资计划,以维持资产负债表大体不变,继续为经济提供支持。
在当日的会上,委员们同意,在货币政策正常化(加息)稳步实施(well under way)的基础上,将以渐进和可预期的方式,通过逐步停止本金再投资来削减美联储持有的资产。而究竟何为“稳步实施”取决于委员们对经济和金融条件的评估。
一些委员提出应当给缩表设立触发的“门槛”(threshold or trigger),另外一些委员认为时点应当基于“硬”的数据指标。
“综合考虑到这些设想,大多数(most)委员预计,渐进式加息将继续,而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调整再投资计划是合适的,”会议纪要称。许多委员强调,缩表必须是以“被动”和“可预知”的方式进行。另外,缩表时将对国债和机构MBS“一视同仁”,不先从一类资产停止再投资。
而对于本金再投资是逐步缩小还是“一步到位”停止,委员们提出二者各有利弊。逐渐缩小金额有助于降低金融市场的波动性,避免向市场传递错误信号;而“一步到位”可以一劳永逸,更快缩表。
不管怎样,委员们指出,要事先做好对公众的沟通工作。这意味着在实际行动前留出充足时间,通过公告和官员讲话等形式,提前做好“预告”。
市场将会议纪要内容理解为偏“鹰派”。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纪要公布后一度升至2.38%附近,而后跌回2.33%。两大股指分别在纪要公布后下跌,道指在美联储公布议息会议前曾高至20887.50,与低点20639.55相差247.95点,为2016年2月以来最大的单日振幅。标普500指数当日最高2378.36,与最低2350.52相差27.84点,也为14个月来最大。
(记者:李增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