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CFG全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 CFG全球 > 投资攻略 > 详情
黑色系投资资金凶猛 监管层将要踩刹车?
东方财富网 2017-02-28 14:42:00 阅读数 76 人/次

  在中国股市泡沫破灭散户遭受巨大损失的一年半以来的现在,监管层逐渐把目光投向了另一个火热的市场——大宗商品。知情人士称中国发改委调查近期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是否存在投机性炒作。

  因为担心近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会推高PPI以及CPI,发改委本月开始调查近期大宗商品期货走势,并已经就此向一些期货公司进行了问询。此外,还向包括一些证券公司在内的机构就大宗商品价格走势进行了调研。

  中国1月份PPI飙升6.9%,是自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这是去年以来中国第二次干预市场,去年春季商品交易所收紧了交易规则,提高了商品交易费用,试图以此来遏制投机者的疯狂押注导致价格上升以及前所未有的交易量。如下图所示,投资者定期性的涌入商品市场使价格飙涨,只有在政府暗示将打击投机狂热时价格才会回撤。

  尽管政府出台了监管措施,但是由于热钱过多,钢铁和铁矿石期货价格仍旧上涨,但在12月,大宗商品集体下跌。

  中国商品市场的火热仍在继续,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钢铁价格升至2012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大连商品交易所的铁矿石价格接近2014年5月的高点,不过,交易量仍旧远低于去年的峰值。

  周一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也曾提到,期货市场不需要这么高的交易量,不需要虚高的交易量。

  至于如何把虚高交易量压下来,方星海表示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项:提高交易费用;适当增加保证金的要求;特别对一些上窜下跳的账户做了每日开仓量的限制;对那些违规账户停止交易,予以稽查。总体理念就是市场不需要虚高的交易量,要发挥期货市场本来的功能,不忘初心。

  所以可以预测中国商品的近期价格走势可能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