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CFG全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 CFG全球 > 投资攻略 > 详情
赵彤:美联储加息后美元指数为什么会暴跌
东方财富网 2017-03-27 09:53:00 阅读数 219 人/次

  北京时间3月16日凌晨2时,时隔3个月以后美联储再次决定加息,美联储的加息靴子终于落地--加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区间就此上升至0.75%-1%,美联储同时也公布了2017年最新的经济预测,维持2017年年底联邦基金利率预期在1.375%不变,维持2018年年底在2.125%不变,上调2019年年底预期至3%(之前预测为2.875%),维持更长周期预期在3%不变。从字面的理解,这意味着今年还有两次加息空间,明年由三次加息的空间,所有的迹象表明,美联储的强势美元的既定方针应该说只有加强没有减弱。然而美联储决定加息后市场给出的答案却是美元指数的大跌,看多美元的投友们应该是深受其害。

  为什么美联储如期加息而且未来预期完全是鹰派的情况下,美元指数还会暴跌?评论家们给出了众多理由,其中靴子落地是一种最多的解释。从基本面分析的话,和“市场永远正确”一样,“靴子落地”的说法逻辑上没有任何错误,但实际上和没分析没有多大的区别,这回连载和大家分析一下加息后美元指数暴跌背后的逻辑。

  和往常一样我们还是先从技术面开始。图1是美元指数的日K线,从日线级别来看,美元指数处于一个下降通道(但从更大的周期如周K线来讲是一个上升周期),并且从技术面讲非常明确:前高的103出有一个明显的MACD顶背离(红线),而且4次冲高最终都是以上引线结束(蓝线),是一种典型的上攻乏力的K线形态。由于大周期和小周期不是同一方向,表明此处是一个大周期的调整阶段。从技术面讲,FOMC会议那天做多美元指数是非常不明智之举,但是美元指数会如此大跌应该说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图1 美元指数的日K线

  接下来让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美元指数大跌的基本面因素。这次美元大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在加息正式发布之前市场已经达成完全共识,市场对加息预期达到了90%以上,正是由于这种加息共识市场过于认同,利好的预期在加息正式公布以前已经完全被市场所吸收,一个最好的证据,如图1那样,在加息发布以前美元指数已经进入日K线级别的下降通道。这也许是“靴子落地”的一个证据。

  另一个表现是在外汇的交易头寸上。图2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日元期货的非商业性(Non-Commercial,投机性)交易的敞口头寸,很明显在加息前市场积累了很多日元的空单(美元的多单),这不是日元个别的现象,除欧元以外大多数非美货币,在美联储加息前都处于一种超卖的状态。这种超卖状态的调整在加息消息正式发布前已经开始,加息消息发布后的美元指数的大跌只是这种调整结果明朗化的一种表现。

  图2 CME日元期货的非商业的交易敞口

。。/。。/。。/。。/。。/Desktop/美日敞口。

  造成这次美元大跌的第三个重要原因应该和近期美国国债利率的大幅度上升有着密切的关系。图3是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的走势图,川普上台以后美国长期国债利率在短期内几乎翻了一番,这和川普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美联储的加息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代表美国长期利率的10年期国债利率在2.6%-2.7%处严重受阻,为什么会是这样,其中的原因我们已经在以前的连载中有过详细的分析,这里就不在赘述了,大家可以参照本人的连载《美联储还能加几次息》,简单地说2.7%-3.0%有一条很难逾越的红线。大家都知道利率是资金的使用成本,成本的提高不但会会直接影响如汽车和房地产那样的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而且会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最终减少设备投资,另一个重要后果会推高美国垃圾债券的利率,这些在一段时间滞后后一定会阻碍实体经济的增长,最终会影响到美国股市等的各类资本市场指数。

  以上的三个原因是这次美元指数大跌的基本面的理由,正像被誉为“新债王”的DoubleLine基金创始人冈拉克(Jeffrey Gundlach)在新闻采访时说的那样:长期利率已经从1.32%至2.64%已经翻倍,在美联储加息后做一次大的调整应该是理所应当的。

  在这里笔者想提醒大家一下,预测外汇的走向时,美国的国债利率特别是代表长期利率的10年期国债利率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没有之一。美联储能决定的只是短期的联邦基金利率,而10年期国债利率是由市场决定的。经济学上它不但代表着市场对长期经济增长的预期(必须减去通货膨胀率),也是很多像住房贷款的基准利率。本人在连载中曾多次强调此利率的重要性,这次笔者再强调一次,在分析美元和美股走势时此利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3 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

  写到这里我想大家对这次美元指数大跌原因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这虽然很重要,但是这已经是过去式,大家最关心的莫过于美联储今后还会加几次息。去年年底笔者在连载《美联储还能加几次息》中已经阐述了笔者的观点,目前笔者还是坚持此观点:一次加息的可能性最大,两次加息的概率应该略少一些。3月16日美联储决定加息以后市场的主流都认为今年美联储3次或4次加息已经是铁板钉钉,除了上面已经提到的长期利率的问题,欧洲的选举将严重地影响着美联储的决定,在5月法国大选结束之前判断6月美联储是否加息都为时过早,也没用必要。

  另一个大家关心的是美元指数的今后走向,就像在本文最初技术分析的那样,长期的上升趋势和短期的下降趋势证明美元指数处于一个上升趋势中的盘整期,99-103的箱体调整是可能性最大的。 还有一个可能被大家忽略的是美国的实体经济同样处于一个调整期,在川普上任后兴奋的余韵结束之后,市场会对实体经济进一步评价,这回在以后的美股指数上得到表现。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大家必须密切关注欧盟各国的选举情况,和美国增长乏力的经济相比,一个民粹主义政权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诞生的影响力是根本无法比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