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CFG全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 CFG全球 > 投资攻略 > 详情
本周二行家都在等中国央行给出那个答案
东方财富网 2017-02-27 10:44:00 阅读数 119 人/次
摘要
人们便察觉到中国央行发明了一种“少花钱、多办事”的方法来缓冲人民币贬值压力。

  早在2015年末,人们便察觉到中国央行发明了一种“少花钱、多办事”的方法来缓冲人民币贬值压力。

  操作方法类似于“乾坤大挪移”:用衍生品进行干预,在掉期(长期)市场借入了美元(借入购买人民币所需的美元资金),随即在即期(短期)市场卖出美元,买入人民币。简单来说就是“以时间换空间”,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

乾坤大挪移

  这样做的好处是降低了外储消耗,这也是为什么2016年人民币贬值压力有增无减的情况下,外汇储备消耗较2015年大幅减少。

  不过,这种做法还令央行还面临二度决策,因为远端形成了美元/人民币的空头仓位。合约到期了,需要交付美元、可能因此动用外汇储备来满足美元交割需求。

  现在问题来了?

  现在,这些头寸即将到期。

  根据央行公布的月度国际储备和外币流动性数据显示:

  外币对本币远期和期货合约的净空头头寸自去年9月至12月一直保持在453亿美元,但剩余期限明显短期化。由此预计,今年2-3月,其中逾八成,或至少392.57亿美元的头寸将到期, 其中2月单月到期额料达289亿美元。

  注:中国央行自2016年2月第一次披露该数据时解释称,为满足企业外币负债套期保值需求,央行与商业银行开展了外汇远期操作,头寸期限为3个月以上至1年。

中国央行短期空头头寸占比增加

  如今人民币贬值压力已经减轻,央行是继续上述做法还是退出干预引发了分析师们的关注。

  1、如果不再延续操作,离岸人民币市场流动性,2、3月可能再度面临紧缩。

  2、如果美元再次走强,央行还是会用这一方法,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

  不过,现在就要看央行下一步的行动,来揣测央行的政策倾向。

  央行自去年开始按月公布国际储备与外币流动性数据模板,包括外币对本币远期和期货合约头寸。不过,并未披露其空头仓位于在岸和离岸市场分布的比例。预计央行将于周二(2月28日)公布截至2017年1月底的外汇远期头寸。

  美银美林亚洲外汇和利率策略师Claudio Piron认为,随着人民币贬值压力下降,中国央行可能正在动用部分外储,减少其在远期和掉期市场的空头头寸。他建议市场关注中国央行远期头寸数据及对外储和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的影响。

  包括美银美林和道明证券在内的机构猜测,空仓头寸短期化和人民币贬值压力缓和,使央行有条件将到期的远期空头头寸履约不再续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