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CFG全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 CFG全球 > 投资攻略 > 详情
货币政策延续稳健中性 信贷投放节奏总体平稳
金融时报 2017-03-10 09:57:00 阅读数 218 人/次
央行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月末,M2同比增长11.1%;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7万亿元,同比多增4391亿元,环比减少8600亿元。

央行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月末,M2同比增长11.1%;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7万亿元,同比多增4391亿元,环比减少8600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结合前两个月的数据来看,人民币新增信贷总体平稳,投放节奏更加合理。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也认为,信贷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继续保持。

2月末,M2增速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温彬认为,这或与外汇占款减少与财政存款增加引起基础货币投放减少有关。同时,新增人民币贷款环比下降也使派生存款相应减少。

从贷款结构看,2月份,住户部门贷款数据较1月份均减少约50%,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在新增人民币贷款的占比微升至32.5%。温彬表示,这一占比处于合理区间。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认为,在央行审慎调控按揭贷款增量和近期房地产销售下滑的背景下,该占比仍可能进一步回落。

2月份,企业贷款增加731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38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018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在新增贷款中的占比约为七成。谢亚轩表示,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仍在高位,支撑经济增速平稳运行。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随着1至2月份对企业大量投放信贷,导致企业活期存款大幅增加,从而推高2月末M1增速至21.4%,M1和M2的“剪刀差”从1月末的3.2%回升至10.3%。谢亚轩认为,“剪刀差”短暂的回升不改长期回落的趋势。随着房地产销售下滑和房企融资渠道受阻,从去年下半年以来M1和M2的“剪刀差”出现持续的回落。2月份M1的显著回升主要与春节错位导致去年基数较低、企业和居民存款之间的转移有关。

从社会融资规模的角度看,2月份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1500亿元,较上月大幅回落25877亿元,但社会融资总规模同比增长12.8%,仍高于今年12%的预期增长目标。

从结构看,2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新增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从上月末的61.89%提高至89.57%。温彬认为,这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MPA考核加强对银行理财等表外业务管理,通过信托、委托等通道出表融资有较大回落;二是受债券市场波动以及收益率走高影响,债券融资继续呈现负增长态势。

与此同时,2月份,新增贷款在社会融资增量中的占比较上月显著上升。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副总经理仇高擎表示,这说明监管层在推动融资回表、压缩通道层次方面显现效果,也显示了在市场利率提高的情况下贷款在成本、速度和可得性方面的优势。

从外币贷款数据看,2月份,境内外币贷款增幅为368亿元,创2015年“8·11汇改”以来的增幅新高。随着人民币汇率预期的稳定,2月外汇市场供需平衡。谢亚轩表示,这表明从2016年下半年以来企业外债去杠杆化进程基本结束。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M2和社会融资目标增速调低1个百分点至12%,并提出要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此外,去杠杆也是今年的主要任务之一,其中重点是降低非金融企业负债率。陈冀表示,这些并非货币政策偏紧的信号。

“事实上,2017年货币政策导向依然会是稳健中性,按照近一段时间M2运行态势来看,12%是一个恰当的选择。”陈冀预计未来M2增速和信贷增速都会较为平稳,市场流动性出现大幅宽松或紧缩的可能性比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