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外汇6月7日讯--周三(6月7日)中国央行公布,5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为30,535.67亿美元,环比增加240.34亿美元,为连续四个月回升,4月为增加204.45亿美元。
今年中国外汇储备累计增加430.5亿美元,2016年全年外储减少3,198.45亿美元,降幅达9.6%,为连续两年下降,但较2015年5,126.56亿美元的减少额所收窄。央行数据并显示,以SDR计值的5月外汇储备为22,058.24亿SDR,较上月减少38.63亿SDR,上月为减少80.17亿SDR。今年以来以SDR计值的外储亦减少335.91亿SDR。

中国5月末外汇储备连续四个月回升。由于5月当月主要储备货币中的欧元、日元和英镑兑美元分别升值3.18%、升值0.70%和贬值0.45%,而当月美元指数则下跌2.15%。假设中国外汇储备的币种构成与全球外汇储备类似,那么5月由于汇率波动造成外汇储备估值大约增加199亿至218亿美元。
这也意味着5月监管层因调控外汇市场所导致的外汇储备增加大概在22-42亿美元左右。而上月增加规模约为18亿美元。由于外汇储备变动受估值变化和市场干预的影响明显,因此有必要将估值因素剔除掉,才能看出监管层因调控汇率所消耗的外汇储备,造成的资本流出状况。
外汇局答记者问
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显示,2017年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较4月底上升240亿美元,请问造成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原因是什么?
答:截至2017年5月31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536亿美元,较4月末小幅上升240亿美元,增幅为0.8%,为连续第四个月出现回升。
5月,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延续回稳向好势头,外汇供求继续处于基本平衡状态;国际金融市场出现波动,非美元货币相对美元总体升值,资产价格有所上升。这些因素综合作用,推动了外汇储备规模的回升。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同时出现了质量提升、结构优化、后劲增强、动能壮大、空间拓展等更多积极变化,支撑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因素进一步增多,经济稳中向好的步伐更加稳健。国际金融市场运行相对平稳,跨境资金流动和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受此提振,居民和企业的购汇行为更加趋于理性。
往前看,我国经济发展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将继续巩固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随着金融市场扩大开放的效果继续显现,将进一步巩固跨境资金流动平稳、均衡发展的基础,推动外汇储备规模趋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