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香港)讯中国证监会于近 先后祭出减持新规及减缓新股发行节奏两道“救市”利器,但A股市场似乎仍无动于衷,继续维持弱势震荡,令不少投资者感叹“药不对症”。
在当前经济结构性调整持续和流动性呈中性偏紧的形势下,基本面和资金面短期内对A股仍不太有利;而强监管环境下,股市的风险偏好和活跃度也在下降。如果仅靠调节股市短期供求关系,可能仍不足以提振市场信心。
中国证监会每周五会下发一批新股发行批文,截止上周五,今-以来已累计下发199家IPO批文。在5-26 (前周五)之前一直保持每周至少十家的节奏,但前周五仅下发七家,上周五进一步减至四家,显示投资者有关新股发行减速的呼声得到了监管层的回应。
不仅如此,中国证监会近 还发布《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完善大宗交易“过桥减持”监管安排,规定大宗交易减持出让方与受让方均需遵守交易所关于减持数量、持有时间等规定,这使限售股东的抛售股份套现热潮得到遏制。
分析师预计,尽管前期超跌的创业板等中小市值股短期会有反弹,但全面持续回暖并不现实,A股的结构性行情仍将延续。
“股票供应问题有所解决,但需求仍没有解决,就象是只止住了出血点,但补血的动作还没有,仍旧很虚弱。”银河证券资深分析师任承德指出。
他说,现在场内最明显的问题就是没有增量资金,一亿股民中只有十分之一为活跃账户,大量帐户因为被深套处于休眠状态。
申万宏源(000166,股吧)研究所市场研究部联席总监钱启敏亦表示,“当前最主要的问题还是资金面,你看今天次新股和小盘股反弹了,蓝筹股却回调了,资金在各板块之间转来转去,还是没人气啊。”
他认为,股市有其自身规律,大量估值偏高的创业板或中小板股票的回调动能依旧存在。虽然估值偏低的蓝筹股或许可以继续走强,但也只能维持股指走稳,大盘出现全面复苏的可能性不大。
国金证券(600109,股吧)策略团队在其报告中指出,“IPO发行放缓并非决定6-股市涨跌的主要因子,但IPO批文减少至少表明上证指数在3000-3100点附近,证监会开始在意A股指数的涨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