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比特币不是避险“货币” 而是高风险高收益资产】炒比特币玩的就是心跳!这一市场经验之谈在近期再度得到了应验。在此前于5月24日创出了每个2791美元的历史新高后,其价格却又在之后一度重挫30%,令许多追高入市的新手投资者损失惨重。这一资产类别无法被具体归类的虚拟数字“妖币”的魔幻色彩,也因而变得更强。(汇通网)
炒比特币玩的就是心跳!这一市场经验之谈在近期再度得到了应验。在此前于5月24日创出了每个2791美元的历史新高后,其价格却又在之后一度重挫30%,令许多追高入市的新手投资者损失惨重。这一资产类别无法被具体归类的虚拟数字“妖币”的魔幻色彩,也因而变得更强。
对此,比特币交易所BTCC的首席执行官(CEO)李启元(Bobby Lee)在币价爆跌后依旧一脸泰然地向媒体解释称,相比以往,比特币的本轮价格调整幅度仍然算是“温和”,并且比特币当前的价格依旧高于一星期之前的水平,价格的下跌只是因为在之前的暴涨后,市场上出现了获利回吐操作。
但尽管如此,以比特币的总市值计算,之前的回调幅度仍足以令近40亿美元的账面资产化作乌有。而对此状况却也不乏“先知者”,技术分析师杜克(Nicola Duke)就曾预言,比特币价格会遇阻见顶于每枚2800美元的水平,这与实际的峰值2791美元只差了9美元。但李启元却强调,比特币长期见涨的势头,不会因此而改变。
一些看多者也继续押注比特币价格有望在年内再攀新高,达到每枚6000美元的峰值。相关人士认为,比特币近来吸引了大批亚洲市场,尤其是日韩两国的投资者入市,因此这一市场的流动性依旧充沛,所以,其价格在年内再度翻番,也是在情理之中。
事实上,许多此前对比特币前途表示质疑的市场“专家”,近来都不约而同地表示后悔没有在当初及时入市。在2010年初创时,每个比特币的价格只有0.003美元,如果当时有谁花100美元买下3万个比特币,那么现在他将坐拥8000万美元巨资。
这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前提是投资要经得起频繁交易的诱惑,并耐受住剧烈波动的市场之考验。因为比特币的波动性远高于一般证券和商品资产,其上蹿下跳的“过山车”式行情走势,对于投资者的心理素质要求极高,从来在市场上就扮演着“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样的角色。
虽然BTCC的李启元等比特币推崇者一开始就强调了比特币的“避险”属性,称一旦现存的全球货币体系陷入危机,比特币就能够起到并取代往日黄金所起的作用,但分析专家表示,种种迹象显示,至少在眼下“比特币”根本就和避险无缘,它仍是一种不折不扣的风险资产。
虽然,按照设计者的初衷,不依赖任何国家央行而独立存在的比特币,或许真的能够在全球政府崩溃这样的危机时分大行其道。但鉴于这样的“危机”在可预见的将来并不会到来,因此大家还是在拿比特币作为炒作的筹码,而非是“压箱底”的储备。所以,与市场行情进行对比就可以发现,比特币的走势与市场风险偏好情绪的代表——科技股云集的纳斯达克指数有着相当强的拟合度。而与传统避险资产黄金的走势却不甚合拍。
与之对应的就是,比特币的走势总体来看与黄金大相径庭,在2016年6月至10月黄金走强之际,比特币的走势却总体温和,而之后,在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资金从避险市场快速流出导致金价快速下跌,同时股市则在利多情绪带动下上涨,此时比特币却开始走强。而近日,虽然美国政局动荡的状况令金价有所企稳,但这与比特币价格的火箭式窜升也完全不成正比。
很显而易见,投资者蜂涌买入比特币,并不是因为大家认可其稳健保值功能,而更多是寻求升值套利空间。如果有新手为了“避险”、“保值”目的而去投资比特币,那么残酷的市场很可能会给他教上生动的一课。
(原标题:比特币不是避险“货币”,而是高风险高收益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