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离岸人民币盘中升破6.83关口,日内累计涨逾200点,报6.8277。在岸人民币北京时间周五23:30收报6.8525元,较周四夜盘收盘涨180点。香港隔夜、一周离岸人民币HIBOR双双大涨,升至1月以来新高。
而美元指数升0.18%,报97.423,盘中稍早一度升至一周高位97.548。但截至本月24日的今年跨资产回报排名显示,热门交易之中,美元的回报率为-4.9%,排名垫底,倒数第二的是回报率-4.4%的美国WTI原油。
据外媒报道,“谨慎”的美联储(和中国“国家队”)已经引发了市场风险情绪的反弹,正如加拿大皇家银行(RBC)跨资产策略主管查理(Charlie McElligott)指出的那样,市场对于美联储在会议纪要中的“鸽派语调”(尽管加息仍在台面上)作出了条件反射式的反应,从而带来了“旧QE时代”时的现象:股市和国债上涨,美元则下跌。
中国明显的市场干预进一步延续了这种“风险情绪反弹”。
1.中国疑似在昨日干预外汇市场来推高人民币,外界猜测一些中国银行昨日通过在岸市场抛售美元来推高人民币。
2.中国股市“国家队”也进行了干预,昨日在股市开盘走弱和工业金属版块再次疲软的情况下,盘中突然受到拉升。这波低位的大幅拉升几乎使昨日所有的中国股指均收于高点(上证指数收涨2.8%),而香港恒生指数收于自2015年7月以来的最高点,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版块领涨。
昨日OPEC的会议结果让人提不起精神,从而令市场上演了一出“买预期卖事实”的戏剧,会议结果显示参会代表同意将减产协议的期限往后延长9个月,正如预期——但这对于希望OPEC能给市场带来更大“惊喜”的投机者来说显然是失望的,他们原本以为OPEC能够在同意延期的基础上进一步削减产量。
根据QI因子PCA分析模型,风险资产和主要利率市场的最大价格驱动因素是通胀预期,因此如果原油价格的下滑加剧了“通胀预期”的倒转现象,那么就需要引起我们注意——尽管标普500指数(SPX)与美国高收益债券指数(HYG)都是低决定力系数和低解释力因素。
由于笔者多次提到的“中国去杠杠化/美联储收紧政策/欧洲央行回笼资金‘更加鹰派’”,因此我们认为买入美国国债和接受利率掉期互换(5年期国债拍卖结果强劲)是个不错的买卖,尽管风险资产的反弹仍在持续,但上面这三个因素会给利率造成牵制作用。
利率反过来又会决定股市的因数化,收益率无法上涨意味着“增长”和“anti-beta”会继续成为决定系数,而“估值”增长将会停滞,直到利率再次上调。
信贷和多资产基金的反应:由于残酷的差价扩大带来了重大的额外风险,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因此这些基金的持有现金比率是相当高的。注:根据IG提供的数据,本周其客户在二级市场出现净抛售,旨在为市场接下来一系列的新股发行准备资金
美联储鸽派与鹰派之争:美联储昨日公布的会议纪要符合市场预期,它已经再次设法“克服困难”以满足市场的要求。尽管会议纪要显示,6月份的会议“可能”会进行下一次加息,以便与今年下半年收缩资产负债表的计划相配合——这点也符合预期——不过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对于近期美国经济显著的扁平化轨迹也传达出了“仍然谨慎”的态度。基本上来说,会议纪要给人的印象就是,官员们对于加息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争论。
“委员会的成员们普遍认为需要保持谨慎,观察是否有证据表明近期经济活动步伐的放缓是暂时性的,然后再实施进一步收紧政策的计划。”
同样地,仍然疲软的个人消费者支出(PCE)价格指数引发的争论导致美联储内部出现了“渐进式收紧政策”的想法。根据商业调查显示,由于最近的一些评论被视为过于鹰派,这反过来了导致长期通胀预期的回落:
“有些参会官员指出,核心PCE价格指数在过去八年来一直低于委员会设定的整体通胀目标,另外民众对于长期通胀的预期可能已经有所回落,因此令通货膨胀率回到2%的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基于此,采取渐进式收紧政策的方式有助于通胀预期和通胀率回升至2%。一位参会官员引用了一项地区商业调查的结果,表明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相比较通胀率高于2%,美联储更可能希望通胀率低于这个目标;这位参会官员称调查结果可以解释为委员会在通胀目标的沟通工作方面没有起到效果,另外一些参会官员也提到了这个问题。”
具体来说,在美联储计划收紧资产负债表的背景下,美联储通过宣布每三个月加息一次的“限制”缓解了市场对于其可能“接连两次”无间歇加息的担忧。
再度出现的是,美联储的鹰派行动(包括提示6月加息“仍在台面上”和将在今年秋季或第四季度收紧资产负债表)反过来带来了鸽派的市场反应:“实际利率”(以5年期通膨保值债券的利率为依据)实际上相比较美联储会议前下滑了6个基点,创下了昨日的低点。
因此,我们看到的是“旧QE时代”出现的市场反应:股市和美国国债的价格走高,而美元下滑。
中国干预:随后到亚洲时段,由于一些中国银行于在岸市场抛售美元,人民币汇率出现四个月来的最大涨幅。此后不久,中国股市也出现了大幅的逆转,幅度最大的是金融业版块,之前据称“国家队”被要求进场支持股市。
接下来的情况:沪深300指数的金融板块指数从开盘的下跌30点转为收盘上涨3.8%;中国创业板指数从下跌1.8%到收盘见“红”;而基准指数上证综指周三由于“穆迪下调中国评级”创下局部低点,但仍然在昨日收涨3.0%。这波表演真是精彩。
沪深300金融板块指数昨日的标准差达到了5.6(相对于今年迄今为止的平均涨幅):
由于现金/ 期货和掉期利率互换市场建立的多头头寸,国债利率无法再次走高。更大的原因在于“中国去杠杠化/美联储收紧政策/欧洲央行回笼资金”这三座大山,其他原因还包括疲软的美国经济数据引发的分歧,以及对昨日美联储会议结果的“鹰派立场软化”的解读——这要归功于美联储提到要采取“渐进式收紧政策”的步伐。
另外美国消费支出疲软态势不减,而且还有继续加剧的趋势。
做多‘anti-beta’仍然是决定因子,而市场“估值”几乎完全受到利率的支配,此外在标普500指数当前季度和今年迄今为止表现最差的六大板块中,“周期性”的板块就占到了四席(包括能源、金融、工业和原材料)。
由于软化的经济预期导致国债利率往下走,“增长”和“ANTI-BETA”再次超过“估值”成为主导因子,这是今年迄今为止的市场主题:增长、质量、anti-beta/低波动性/防御性股票领先于价值型、小盘性和周期性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