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CFG全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 CFG全球 > 投资攻略 > 详情
中信证券有关负责人:债券通有利于债市长期发展
互联网 2017-05-23 08:26:00 阅读数 105 人/次

(原标题:中信证券有关负责人认为:“债券通”有利于中国债券市场长期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香港金融管理局日前宣布筹备“债券通”的推出。根据人民银行公告,在“债券通”推行初期,境外投资者将首先获准通过香港与内地金融基础设施连接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北向通”拟不设额度限制。在“北向通”顺利有序开展一段时间后,“南向通”将适时研究推出。

对此,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固定收益部负责人邹迎光表示,此举对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具有里程碑意义。邹迎光认为,这符合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大趋势。“债券通”的推出有利于债券市场的国际化,增加境外机构投资国内债券市场,也将进一步增强境外机构持有人民币资产的意愿,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向前推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两会期间表示要进一步探索开放债券市场,今年准备在香港和内地试行“债券通”,允许境外资金在境外购买内地的债券,这有利于维护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有利于香港居民有更多的投资渠道,有利于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

这也就是说,“债券通”具有内地市场和香港市场两个层面的必要性。对于内地市场而言,“债券通”的推出意味着国内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能够为国际市场的投资者进入国内债券市场提供更为通畅的通道。对于香港市场而言,“债券通”的建立有利于国际投资者经由香港市场更全面地投资内地市场,为香港金融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事实上,人民银行从2015年开始就推出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境外机构进入国内债券市场。2015年,人民银行简化了境外央行类机构入市流程,并拓宽其可投资品种;2016年,人民银行又取消了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额度限制,简化了投资管理程序,并进一步拓宽了交易工具的范围。此外,2017年,国家外汇管理局还允许境外投资者对冲资金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产生的外汇风险敞口,便利了境外机构投资者管理外汇风险,也是推动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对外开放的改革举措。

邹迎光表示,在以上一系列措施基础上,人民银行和香港金管局推出的“债券通”将为境外机构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提供一个全新的参与方式,在便利境外机构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的同时,进一步降低境外机构参与中国债券市场投资的“交易成本”。“债券通”的推出有助于中国债券市场满足国际主要债券指数的纳入标准,如市场的进出便利性(accessibility of markets)以及指数回报的可复制性(replicability of returns)等。邹迎光对中国债券市场在不久的将来被纳入国际主要债券指数表示期待,认为这将又要进一步增加境外机构对中国债券市场的投资需求。

和现有的“代理行”模式相比,邹迎光表示,“债券通”模式是更符合境外机构的债券投资交易模式。具体而言,一是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的流程更加简化。由于开户手续和合规要求都会由香港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处理,境外投资者可以更便利地参与内地债券市场;二是“债券通”提供了境外投资者与国内主要债券交易商直接交易的平台,将使境外投资者可以和国内主要金融机构快速高效地达成债券交易;三是“北向通”没有投资额度限制,境外资本流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也会更加便捷。

关于“债券通”对中国境内金融机构的影响,邹迎光认为,这对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做市商提出了更高要求。境外投资者对做市报价、日常投资者服务、研究等要求都比较高。中信证券是中国境内债券市场最早开展境外机构客户固定收益业务的证券公司,目前覆盖的境外客户数量、与境外机构的交易规模均位居券商首位,这些客户都对“债券通”表示关注。邹迎光表示,中信证券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继续积极推动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通过专业的服务满足境外机构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