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发达经济体复苏初显。2016年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逐步呈现经济复苏的迹象。
2017如何进行海外内投资?4月24日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在平安证券2017春季宏观经济论坛交流会上表示,就海外而言2017年第二季度起,欧元区进入大选季,欧元区可能面临政治风险、南欧国家债务风险与银行业风险的三重风险共振;同时美国经济面临回落的风险。在此背景下海外投资需避开美股美债,增配避险资产。
在国内而言,尽管2017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收获开门红,但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金融监管趋严、加之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上升、企业违约风险也不断暴露,张明建议国内增配低估值蓝筹股,规避信用债、减配大宗商品。
海外投资避险为主线
发达经济体复苏初显。2016年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逐步呈现经济复苏的迹象。张明指出,但是,新兴经济体2017年也可能面临一定的压力:2017年大宗商品价格难以继续持续大幅上升;此外,贸易战威胁、美元走强也会继续打压新兴经济体。
当前地缘风险加剧。近期叙利亚、朝鲜等地缘政治风险的凸显,使得黄金与原油价格显著攀升。同时,用来刻画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指数当前正处于历史高点,也是对全球面临一系列不确定性风险的客观反映。但这与美英股市处于历史高点的现状,以及VIX指数的低位运行背道而驰;这意味着当前风险资产定价尚未反映市场潜藏的风险。张明说。
更为重要的是,美国经济面临回落的风险。尽管近期美国经济各项指标反弹明显,但2017年美国经济增长可能受到几方面制约:其一扩张性财政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其二美元汇率过强;其三贸易战对自身不利影响;其四美联储加息过快。
美国股市当前处于历史高位,鉴于当前美国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是消费,而美国股市涨跌对消费的财富效应影响很大。因此,一旦美国股市发生重大调整,可能影响短期消费走势,甚至会影响未来一段时间美联储加息频率。
不能忽视的另一风险因素是2017年第二季度起,欧元区进入大选季,其中意大利与法国民粹主义政党上台的风险不能低估。而一旦这两国大选出现意外事件,对金融市场将会产生直接冲击。张明表示,欧洲政治风险上升可能重新引爆南欧国家债务危机,以及加剧大量持有南欧国家国债的欧洲银行业的问题。换言之,进入大选季后,欧元区可能面临政治风险、南欧国家债务风险与银行业风险的三重风险共振。
张明建议,在前述三重风险背景下,海外投资需避开美股美债,增配避险资产。美国经济与政策的变动,地缘政治风险、欧洲大选的不确定性,都可能导致金融市场避险情绪的上升,关注黄金、美元的投资机会。但同时要避开处于高位的美股,上半年美债也存在风险。
国内投资风险加大
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收获开门红,GDP增速攀升至6.9%,工业增加值和投资增速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消费增速震荡中大体平稳,进出口增速显著回升。当前外围经济仍在持续改善,带动外贸的趋势性好转;而宏观经济运行的惯性也有望对短期增长形成一定支撑。一季度经济数据的开门红,为今年年内宏观调控政策和改革的顺利推进创造了充足的空间。
然后国内经济依旧面临诸多风险。张明分析,国内面临的风险之一是美联储加息引领的外围流动性拐点叠加中国金融监管的进一步趋严,在货币政策中性偏紧的环境下,带来的银行间市场利率上行,对金融市场及机构造成较大压力。从2017年春节后至今,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以货币的净回笼为主,并多番暂停逆回购操作;银行间市场同业回购利率、同业存单发行利率等,均有显著上行。
加之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上升、企业违约风险也不断暴露。张明说,2016年以来,债券违约数量明显上升,违约行业集中在钢铁、机械、外贸等相关企业。这主要是由于在中国经济仍然存在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以及企业去杠杆的过程中,部分企业容易发生资金链断裂的状况,导致债务危机的爆发。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爆发,也将牵连相关的金融机构出现风险暴露。
在此背景下,国内增配低估值蓝筹股,规避信用债。2017年股票市场仍将箱体震荡,估值偏低的蓝筹股、增长超预期的成长股与风口浪尖的科技股存在投资机会。但整体流动性环境的收缩及企业信用违约风险上升,将使得低评级信用债存在较大风险。张明认为。
张明建议,减配大宗商品。中国周期性需求的走弱、供给整体平稳与美元指数走强,都使得2017年大宗商品可能处于盘整态势。国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面临回落风险,应高度关注其中蕴含的风险,对于部分价格显著高估的品种,甚至可以采取温和做空的策略。
(原标题:平安证券张明:避开美股美债 拥抱避险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