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目前市场与上海协议前相反 没啥值得高兴
中财网
2017-04-17 10:07:27
阅读数 42 人/次
在去年2月,受中国股市下挫和人民币汇率下行等因素影响,标准普尔500指数下滑,美国国债收益率下跌至历史新低,市场的这一系列表现都打消了美联储首次加息的意图。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市场波动加剧,对经济的信心下滑:简言之,市场出现了进一步探底的趋势,然而,接下来很神奇的事情出现了,在许多协议细节都不为外人所知的所谓《上海协议》(Shanghai Accord,一个世界政治和金融精英坐下来探索如何推动全球经济的计划的G20会议)之后,市场也出现了历史上的最大上涨,这一过程让美联储再度感到困惑。
事实上,与去年2月悲观情绪笼罩有所不同的是,此次市场表现出了对经济和未来的无限乐观,即便实体经济并未呈现出与之乐观情绪所匹配的发展趋势。
如果瑞银集团的分析师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再也没有任何理由保持乐观。
在一篇名为“区分通货再膨胀和现实”的文章中,瑞银集团对两者之间的巨大差距进行了分析,称两者之间的差距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
硬数据和软数据之间的差距通常都解释为时滞造成的。然而,此次市场对硬数据的反应不仅比平时还要延迟,且两者之间的差异程度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我们认为,了解两者差距背后的原因对于了解当前通货再膨胀和未来的走势至关重要。
硬数据和软数据之间的差异
毋庸置疑:如前所述,该网站率先指出了硬数据和软数据之间存在“前所未有的差异”,随后一系列所谓“严谨的经济学家”开始对这种差异作出了评论,但直到近期,大家才开始意识到对这种差距作出预警。
然而,瑞银集团随后有了更多重要的发现,因为其将近期市场的高歌猛进和市场周期联系起来。瑞银集团对一年前市场和经济的表现都进行了比较,如前所述,瑞银集团发现,当市场底部因全球风险而进一步下滑时,正是买进的时候。
软数据的在某个时间一直保持强劲,这进一步推高了市场预期。瑞银集团全球数据差异出现的3m变化已经达到均值回归的水平,与此同时,所有资产序列的市场波动均大幅下滑;3m变化距离低点不远。这告诫我们不要再盲目增加风险。

随着波动降至为0,动物精神的好奇将触顶,届时将实现均值回归
那么比较讽刺的是,在全球央行达成上海救助协议(即便仍未予公开)后的一年,该协议如果拆了全球经济的台,那么特朗普执政时期势必会出现什么——这一定会让他备受指责。特朗普招募的来自高盛集团的顾问曾劝说他需要对其核心支持者的关键价值观作出转变,因为如果市场出现崩溃,没有人支持他,而美联储却能够成功抽身而退,没人会指责他们创造了历史上最大的泡沫。
如果瑞银集团的分析正确,且反对《上海协议》的贸易出现,那么市场下跌不可避免,唯一能期望的就是波动不要太过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