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CFG全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 CFG全球 > 投资攻略 > 详情
中国3月M2增速和新增贷款回落,央行短期或难再“放水”
汇通网 2017-04-14 18:37:00 阅读数 64 人/次

汇通网4月14日讯——中国央行周五(4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02万亿元,增幅低于预期1.25万亿元;3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0.6%,亦低于预期值11.1%,并创去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 
 
中国央行数据并显示,中国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10.83万亿元,同比增长12.4%;3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12万亿元人民币,比上月多1.03万亿元;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9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268亿元。
中国3月M2增速和新增贷款回落,央行短期或难再“放水”

对此,市场人士则有以下的评论:

申万宏源宏观研究团队:票据融资拖累信贷,社融超预期,表外融资仍强
申万宏源宏观研究团队认为,在表外理财纳入MPA考核的背景下,3月表外社融仍大增,推升社融超预期回升。委托、信托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合计增加7,539亿元,占社融的36%,同环比均大幅增加。

M2继续回落并低于预期。M2不及预期,一方面因为信贷少增;另一方面,在基础货币越来越依赖于央行投放的情况下,流动性边际趋紧也对M2构成压力。2月春节错位推升M1,3月M1增速回落也属正常。
  
3月社融数据反映出实体融资需求仍然较强,与经济走势相吻合。但值得注意的是,表外扩张仍然较强,后续MPA考核仍将继续趋严。而央行收紧流动性已导致M2持续回落,后续流动性投放仍需视经济及政策目标而定。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团队:M2持续减速,可能会逐步对货币政策形成影响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团队认为,3月份金融数据总体上略超预期,主要是社融增量较预期更高,但M2增速回落快于预期,资产端和负债端产生了偏离。
中国3月M2增速和新增贷款回落,央行短期或难再“放水”
在流动性不稳定、中国央行控制MPA额度,银监会多文齐发监管趋严的情况下,未来同业负债的扩张会进一步放缓,而今年银行面临存款增长乏力,尤其是企业存款增长乏力的问题,而银行的资产投放思路已经从流动性宽松环境的“以贷定存”转变为“以存定贷”,如果存款增长偏慢,会制约后续表内资产扩张,整体货币增速还会有所回落。

往后看,M2和社融增速的回落可能会对经济产生压力,也会逐步对货币政策形成影响。短期来看,金融去杠杆的过程中,流动性的不确定性对债市仍构成制约,但中期来看,如果货币增速回落,经济和通胀回落,那么最终会逐步有利于债市,尤其是利率债,二季度仍是逐步吸筹的阶段。

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分析师:M2持续减速,可能带来宏观指标上的压力
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认为,3月M2增速出现明显减速,主要原因是存款增速不理想,其中企业存款和财政存款减速较多,或与企业与财政加快支出有关,但从趋势来看,M2一路走低,若延续,可能会对多个宏观指标构成下行压力。 

总体来看,金融数据显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依然热络,经济暂未见到降温迹象,但M2持续减速,既有可能带来宏观指标上的压力,也有可能加剧金融机构扩张负债的压力,对债券市场而言,M2增速降低会加大利率上行压力;在现有宏观局面下,预计中国央行没有动力改变现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金融去杠杆仍会徐徐推进。
        
华创证券债券分析师:3月金融数据有所回落,是监管趋严的必然结果
华创证券债券分析师吉灵浩指出,新增信贷不及预期或与中国央行窗口指导有关,社融超预期反映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并不差。年初以来由于银行信贷过快投放,中国央行采取了窗口指导的方式引导银行信贷投放节奏,因此我们看到了1月份信贷天量投放后,2月和3月信贷逐月减少。

但与此同时,社融中的非标融资大幅增加,证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并不弱,只是由于信贷受限,企业由贷款融资转向非标融资和债券融资。从贷款结构来看,3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反弹反映出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去库存加快,企业贷款回落主要与信贷转非标融资有关。

综合来看,3月金融数据一方面反映出金融去杠杆对银行业经营行为的约束,这是监管趋严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信贷投放节奏受控制的背景下,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依然旺盛。融资需求的旺盛反映出一季度经济并不差,同时也预示着二季度经济很难出现显着的回落,基本面依然难以给债市带来显着的机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监管引发利率上行,或不利后续经济基本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王洋表示,3月信贷量稍微有点少,但总体还算可以。不过社融里,企业债券融资情况不太好,可能对企业后续债务风险控制不太有利。在监管层加强金融风险管理背景下,创造M2的渠道受到了影响,导致增速较低。
    
中国监管层强化风险管理引发的市场化利率上行,以及对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影响,可能不利后续经济基本面。即使美国已经处在加息通道,若下半年中国经济出现下行风险,货币政策预计会相机微调。
             
海通证券宏观研究团队:基于3月金融数据,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短期或难再宽松
海通证券宏观研究团队姜超、顾潇啸等表示,3月金融数据显示,表外融资高增,债务置换冲击,信贷短期走弱,M2和M1增速续降,预示中国央行紧缩预期难消。且未来随着地产销售继续降温、金融去杠杆防风险推进,M1下降趋势仍将持续。

该行分析师称,我们认为货币政策短期难再宽松,一是金融过度繁荣导致了资产泡沫,在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MPA从严监管等政策或随时到来,也意味着货币紧缩预期很难消除。二是由于外占下降等原因,银行超额准备金持续下降,我们测算2月的超储率已降至1.4%的历史最低值,而3月下旬以来央行持续净回笼资金,货币市场资金整体偏紧。
    
汇通网了解的相关背景:
中国银监会强化银行业全类型风险防控之时,各地银监局正在开展“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三套利现场专项检查。三位消息人士周一稍晚透露,是次检查业务范围均为2016年末有余额的各类业务,必要时可以上溯或下延,以全面摸清银行业高杠杆多嵌套长链条等风险。
  
人民日报周一刊文称,现阶段中国应重点强调结构性改革和长期的战略调整,不能过度依赖货币政策;市场各方对于货币政策的态度,需要理性回归。  

亚洲开发银行(ADB)对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6.4%微幅上调至6.5%;预计2018年增长6.2%。 

中国北大经济政策研究所课题组日前发布报告称,中国经济今年开局维持平稳,预计一季度GDP保持强劲增长,同比增长达6.8%;但二季度及之后一段时间继续上行的空间较为有限,年内余下三季度增速将会逐步放缓至6.5%,全年经济增长有望达到6.6%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