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外汇4月14日讯--中国3月原油进口创下纪录高位,铁矿石进口创单月第二高纪录,第一季度煤炭进口较上年同期大增34%,这些都显示出中国这一全球大宗商品进口霸主的强劲需求。不过,这种强劲的需求料不会持续,最多也就是维持未来一段期间。不过这并不表示未来几个月大宗商品进口即将大幅回落,而是比较可能会降温到更能持久的增长速度。
中国3月原油进口较前月大增22.6%,达到3,895万桶,大约相当于917万桶/日。这远高于去年12月才创下的前次高位纪录857万桶/日。

3月石油进口大增,看起来主要是因为中国独立炼厂急于使用新获得的进口配额。但3月进口大增还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比中东主要供应商离得更远的地区,比如欧洲的北海和美国运来的原油船货到岸。
这反映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俄罗斯等其他产油国决定在2017年上半年联合减产约180万桶/日的另一个影响。这些产油国的减产行动,鼓励中国炼厂向非传统供应商寻求原油,但1月购买的船货上个月才能到达,因航线更长。
还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成品油出口亦跳升22.6%至1,196万吨,合106万桶/日左右。这意味着,原油进口强劲只是对成品油出口增加的反映,但这种增长趋势未来数月可能放缓,因中国当局已经下调出口配额。鉴于炼厂即将进入维护季,未来几个月原油进口也可能放缓。
国内因素影响铁矿石和煤炭
3月和第一季度铁矿石的强势,似乎基本上也要归功于一种料将放缓而非加速的增长趋势。中国3月进口9,556万吨铁矿石,较上月增加14.5%,较上年同期增加12.2%,仅略低于2015年12月创下的纪录高位9,627万吨。这样一来,第一季度的铁矿石进口量达到2.7088亿吨,同比增长12.2%。
随着中国制造业显露改善迹象,围绕钢需求的乐观情绪一直在推高铁矿石进口。但还有一个情况,就是中国港口的铁矿石库存已经达到纪录高位,3月24日当周见顶于1.3245亿吨,到4月10日当周仅略微下降到1.314亿吨。
今年1-2月,中国钢产量同比增加5.8%,也算是对铁矿石进口强劲的一种合理解释。但是,随着中国继续削减产能和采取措施治理污染,未来数月的钢铁生产料将放缓,因此铁矿石进口也势必随之放慢。
不过,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国内铁矿石商对近期价格急跌作何反应,如果他们关闭一些产能,那么或许能让进口继续增长。现货铁矿石价格在2月21日触及年内高位每吨94.85美元,周四已跌至68.04美元,跌幅高达28.3%。相比于成本较低的澳洲和巴西出口商,国内矿商所受的打击无疑更大。
煤炭则延续其惊人的强势,中国3月进口2,209万吨,较2月增加24.9%,较上年同期增加12.2%。第一季度进口也大增33.8%至6,471万吨。国内煤炭价格强劲可能是进口增长的幕后推手,未来前景将取决于当局能否成功促使煤炭商和发电厂达成一致,以较低价格签署长期供应合同。
另外,气旋Debbie肆虐令澳洲昆士兰州的许多运输煤炭的铁路关闭,导致煤炭出口减少,可能进而造成中国4月和5月的进口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