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CFG全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 CFG全球 > 理财社区问答 > 详情
?
全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发展什么前景?
2020.11.19 00:09:07· 中信惠州 浏览40次
2条回答
1F
如果您有兴趣购买阳光私募基金,可直接点击右侧“在线咨询”,在金斧子投资顾问的帮助下,理清您的投资目标、投资周期、期望收益以及风险承受能力等,寻找与您需求相匹配,风险收益比极佳的阳光私募产品。亦可直接登陆中国领先的私募发行与服务平台金斧子,全市场各策略阳光私募精品供您挑选。
2020.11.19 03:50:54 · 纪经理
0
2F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自2014年3月开始登记备案工作以来,先后经历了存量私募证券投资机构的登记备案热潮,后续随着行情的开展,在2015年又经历了一波高峰。 截至2015年11月30日,全国已登记备案的私募证券投资机构已有10563家,有实际运作基金的机构数目为3333家,备案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13355只,私募证券基金的管理规模已达17031亿元。已登记备案的私募证券管理规模在2014年底、2013年底分别为4000亿元、3017亿元。在1年左右的时间内,私募证券基金的管理规模增长近4倍。 从数据中可以表明,绝大部分(70%)已登记备案的私募证券投资机构并没有资产管理规模,属于未运作基金的机构数目。同时,在已运作的3333家私募机构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以1亿以下的资产管理规模居多,占比超过75%。50亿以上管理规模的数量全国仅有19家,这说明目前整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行业仍处于起步时期,机构数量多,规模小,还没有形成具有强大市场影响力的私募证券投资机构。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行业集群式特点明显,各地私募证券行业发展有赖政策扶持。金融行业作为资金密集和人力、信息密集的产业,资源的多寡在现代金融业中已经成为决定金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也是如此,各地发展很不均衡,强者恒强,与当地金融体量呈现很强的相关性。与全国各地相比,上海作为国内金融市场体系最完善,金融规模最大的全国性金融中心,私募证券基金公司数量、规模亦是全国领先,相比北京、深圳两地仍有较为领先的优势。北京作为全国性的银行中心,金融监管和决策中心,有得天独厚的总部优势,信息优势,而深圳携市场化之便与毗邻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之利与北京南北相映生辉,旗鼓相当。同时,天津,杭州,宁波等地由于地方政府扶持力度大,私募证券基金发展呈现加速态势。其中,杭州273家的登记数量已经超过传统的一线城市广州的253家,并仍在持续增加中。 在组织形式和人员规模上,私募证券投资机构以公司制为主,人员普遍集中在20人以下区间范围内。在资金的来源上,自主发行的私募证券基金主要是以投资者委托管理资金为主,销售渠道主要依托非银金融机构(券商、信托)、第三方销售以及银行代销为主。 在产品发行的选择上,基金法确认私募机构法律地位后,私募证券投资机构摆脱了过往主要依托信托机构发行产品的模式,丰富了营销渠道和方式。目前,私募机构以自主发行为主,信托计划及基金专户等也占很大比重。在私募管理人作为合格投资顾问的基金类型中,以2014年与2015年类型分布来看,多样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在自建销售渠道上,私募证券投资机构的客户来源主要以自身人脉、客户介绍、渠道推荐为主。在托管外包服务的选择上,私募证券投资机构期望能够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对时效性、服务费率等要求较高。同时,在合作机构的选择上,私募证券投资机构也比较看重能够提供销售支持和投研服务。 (二)全国主要地区(沪京深)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发展对比 北京、上海和深圳作为中国的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已经得到广泛认同,而从目前登记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公司情况来看,也能客观的反映京沪深三地在全国的金融地位。截至目前全国已完成登记的10563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公司中,上海、深圳、北京三地数量累计达到7170家,占全国近7成比例,牢牢占据第一梯队。 在资金管理规模上看,三地总共13428亿的管理规模占17031亿行业规模的78.8%。其中,上海以4991亿的规模领先与北京、上海,并拉开较大差距。广州,天津,杭州,宁波,青岛等地虽然增数加快,但均未成规模。因此,仅从登记数量和资金管理规模上看,上海、北京和深圳的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实力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金融中心城市。从管理规模上看,百亿级别的私募证券公司全部出自京沪深三地。
2020.11.19 03:53:36 · 熊经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