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
建议投资者关注以下几点:
一、管理公司。投资顾问的风险控制、投研能力、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应是首先要考虑因素,银行系阳光私募产品一般均可选择,2011年春节后四大行公布的“白名单”里,明星私募如星石、从容、尚雅等均在名单之列。
二、团队、基金经理。阳光私募的团队实力、投资决策流程,领军人物/基金经理按其从业经历大体可分为:公募派、券商派和民间派,其工作经历、过往业绩及在行业内的名望等都应考察,还有其利益是否和投资人绑在一起。
三、过往业绩。与公募相比,阳光私募业绩首尾之间的差距悬殊,2009年度业绩首尾差距超过200%,2010年首尾差距超过120%,2011年目前业绩首尾差距超50%,所以业绩持续、稳定性是需考虑的主要因素。
四、资产规模。“规模是收益率最大的毒药”,随着资产的扩大,“如何保证投资成绩不会成为规模的牺牲品”是目前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可考虑规模小、业绩好、人员集中度高的一些管理公司。
五、第三方评价。阳光私募排名网站如朝阳永续的数据,第三方评价如:第二届中国阳光私募金牛奖获奖名单中北京星石、上海从容、上海尚雅、上海重阳、上海朱雀、上海景林、华润深国投等,金牛阳光私募经理赵凯、张益驰、梁文涛、程义全、何震、曾昭雄、石波等,还有第五届私募基金高峰论坛获奖机构,及融智评级的星级评定等,都可参考。
六、费用方面。阳光私募产品的费率结构如认购费用、赎回费用、管理费,流动性安排、风险申明等都应有清晰的了解和比较。
七、投资起点。阳光私募信托的起点为100万元,且一个产品300万以下的名额限制为50个,每个投资者应评估自己的风险偏好,考虑大类资产配置后,再挑选适合自已的产品。
八、其他。信息披露方面,私募基金净值可以在相应的信托公司网站、私募管理人网站查询到,中国大额投资者家园、私募排排网、中国私募网等第三方网站均可了解到一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