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
截止目前为止,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私募基金达到26000多家,主要分布集中在东部沿海比较发达的省市,但是真正有能力、值得我们托付的大概只有不到1%,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为我的客户选择适合他们的私募基金呢?二级市场私募基金我自己把他们分为三类:价值投资、成长投资和择时投资。价值投资短期内不会有明显涨幅,也不会在某个时点猛跌,所以适合打算将资产长期投放在二级市场追求长期稳定收益的客户。我见过很多基金经理都说自己是价值投资,甚至自称“中国的巴菲特”,但我认为价值投资不应该只是一个口号,需要有长时间丰富的经验和聚焦个别行业做针对性深入分析的专业团队做后盾支撑。价值投资我推崇“景林资产”,他们每买一只股票就像选择PE股权投资一样认真评估,会派研究经理亲自去他们看中的公司工厂门口细数每个货车每天往来数量,实际推算来验证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是否真实。“景林”从细节中体现务实,本届中国最佳私募基金评选蝉联“五年优胜奖”也是对他们工作最好的肯定。但是,价值投资并不代表每年都可以收获满满,它是需要耐心等待的。就好比种植一片庄稼,需要经历播种、浇水、收割的过程。我在和景林内部同事沟通时,他们说投资股票希望“从头吃到尾”,会一直持有到他们满意的价格,而不会因为部分上涨盈利离场,也不会因为短期下跌止损抛售股票。所以,价值投资基金的投资者需要足够的耐心和信任的态度。成长投资主要投资中小板和创业板,所以我在选择这类私募时会考虑较年轻的团队,他们的思维不受限制、跟得上市场,但是年轻不代表浮夸。如果一个年轻团队跟你说一定保证一年赚100%,那我建议——远离他。我的很多老客户应该还记得“上投摩根分红5号”,要说成长投资我推崇它的基金管理人章秀奇,一个典型的80后工科男,他一直秉承畏惧市场的态度,喜欢拿大量数据说话。他跟诺亚合作4年,发行的产品年化收益都相当高在50%多,但是每年问他对下一年市场预期,总是保守估计在15%左右,我喜欢他的低调和务实。择时投资选择一个好的时机进入市场,再选择一个好的时机推出市场,保证本金和利润不受损失,投资者的心理当然还是希望以不亏钱的心态投资,所以选择时机很重要。择时也是我在去年股市下跌才逐渐意识到的私募基金的一种重要类别,也将是我自己日后比较看重的一类。择时投资我推崇私募基金自主发行规模在50亿以上的“展博投资”,几乎所有产品做到熊市不赔钱,大盘下跌的去年也保持20%左右收益,即使成立时间不太久,客户满意度仍然还比较高。三种类型的私募各有千秋,优势互补。在二级市场版块流动,我们都没有能力准确判断后期市场风格从而选择投资方向的时候,我会建议我的客户合理均衡配置三种类型基金,分散二级市场风险。我现在觉得对于投资私募基金,还有几点很重要。首先,找到言符其实的私募。每个私募基金都会有所谓的投资理念和策略,但是是不是真的如此呢?我们可以研究它的过往业绩,重仓股票来验证。是否赚钱或者亏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确实按照它的理念在操作。其次,选择坚守自己的私募。有些私募有多年经验也有能力,但是在市场动荡的时候没能坚持自己的理念,风格变化又跟不上市场的脚步,导致亏损严重,所以我一直觉得做私募也要在形势不好的时候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自己。再次,不要掺杂个人情感太过于相信自己的主管判断。蓝筹股给你带来过几次高收益不代表它永远不会给你带来损失。最后,不要太在意短期波动。根据每个人自己不同的风险偏好和投资风格,合理配置不同类型从而分散风险,一旦选择就不要太在意短期波动,不管是基金管理人还是理财师都和投资者一样希望基金涨。我经常对投资者分享一个观点:无论什么投资,其实都是投人和团队。我们在选择前,应该仔细分析,选择适合自己投资偏好,认真负责的团队。一旦选择好后,我们尽量做到信任,耐心的等待属于我们的投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