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CFG全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 CFG全球 > 理财社区问答 > 详情
?
请问分拆上市的风险有哪些?分拆上市如何规避风险?
2023.12.28 08:32:47· 国泰君安李华 浏览22次
3条回答
1F
有人说企业分拆有利于旗下高增长业务获得更高的估值。这种说法表面看不无道理,可是仔细一想却不尽然。因为你把高市盈率的业务分拆出去,势必意味着你把低市盈率的业务留了下来,因此资本市场在给你分拆出来的业务更高的市盈率的同时也会同时适度降低剩余业务的市盈率。其实,理性的投资人在你没有分拆的时候应该已经就把公司不同性质的业务分别估值再去相加汇总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部分之和”的办法)。因此,假定资本市场是信息对称的、理性的和高效率的,分拆完成后作为一个整体公司在估值上应该不会有太大的价差空间。 也有人说把企业分拆上市是把鸡蛋装进不同的篮子,有利于分散风险,形成有效的隔离墙。按照这个逻辑,通用电气早就应该至少分拆成四、五家公司;同样按照这个逻辑,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如果当初把证券交易业务分拆和资产管理业务出去,可能也不至于走到今天。事实上,问题的实质不是业务分拆到多细才可以有效地抵御风险,而是公司的整体内控是否足够到位和有力。只要公司内部的风险管理体系足够完善,即便在同一个屋檐下公司仍然可以在不同业务之间建立起有效的风火墙,公司所需承担的风险并不比分拆之后更高。 还有人说多个上市公司可以拓宽融资渠道,这种理由更站不住脚。十个小水管流出来的水未必有一个大水管流出来的多。就资本市场渠道而言,融资平台的数量完全不重要,其畅通程度和吞吐量才是最重要的。(至于那些为了左兜装右兜、关联来关联去有意把集团组织结构图做得如《变形金刚》中不可识别的外星符合一般的企业则根本不在我讨论的范围内。) 把一个上市公司拆成多个上市公司(或者倒过来,允许多个上市公司同时存在而不把他们合成一家上市公司),如果没有更加深层的动因,表面算账一定是不合算的,因为你在业务不变的情况下需要无端付出更多的维持上市公司地位以及公司治理和审计方面的成本。 这个账只有一种情况下才能算过来—那就是不得不。 而“不得不”的原因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人。 我认为,针对很多亚洲企业在资本市场建立多个平台这个现象,唯一比较能够站得住脚的解释就是—这是吸引、留用和激励高管团队和特殊人才的需要。 欧美的上市公司之所以没有动力和愿望把公司分拆成多个上市平台,是因为这些上市公司基本上都是由董事会和职业经理人(而不是创始人)所掌控的。出于受托人责任和风险规避意识,董事会总是希望尽可能保持公司的相对稳定。而作为职业经理人,他们天然的取向就是要把公司做大,因为他们的收入、身价、行业地位和影响力都和他们所供职的平台的大小直接相关。 今天中国的情况则非常不同。首先,我们绝大多数成功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都还掌握在第一代企业家手里。这些企业家成功地打下了一片江山后有所向披靡的气势,有复制自己成功经验的愿望,也有多平台布局、从实业家转为投资家和平台缔造者的理想。其次,可能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我们的职业经理人阶层还没有形成,上市公司普遍并非由职业经理人所掌控,而往往是大创业家套着小创业家,很多部门经理和核心技术人员的血液里都涌动着自立山头的冲动。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成功地留住人才,你就必须多走一公里为他们搭建一个给他们拥有感和归属感的平台。 这就引发了另外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同欧美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的职业经理人拥有更多自立门户的创业冲动? 这可能和我们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有关。欧美的职业经理人作为一个阶层和一个市场也是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才走向成熟的。他们在职业经理人的位子上已经可以让他们获得丰厚的待遇和闪亮的光环,因此并不觉得非要通过创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欧美,真正出来创业的人只占很小的比例,而他们之所以出来创业,要么是出于对某件事本身的浓厚兴趣,要么是不幸被解雇而出于无奈。 相比之下,我们的创业者中虽然也不乏动机单纯者,但这样的人反而是少数。更多的创业者有意无意地赋予了创业很多“不可承受之重”的内涵。在他们眼里,创业是一条发家致富的捷径,是一个通往成功的跳板,是一枚改变人生际遇的魔方。他们很多人对于创业的事情本身没有那份痴迷,却更关心如何忽悠进来投资、纸面上实现多高的估值以及什么时候可以上市。 全民创业热情高涨,是我们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但同时可能也是我们未来出现世界级企业的阻力。什么时候上市公司的职业经理人普遍可以获得足够的财富和成就感了,什么时候创业仅仅是少数人的爱好和选择了,什么时候我们的上市公司再也不用为留住人才而分拆出很多个上市公司了,什么时候中国离诞生世界级的企业也就更近了。
2023.12.29 01:49:36 · 余经理
0
2F
就目前股市而言,指数飙涨,投机投资远大于使用价值投资,入市股民希望能够捞到快钱,这却不是管理层所希望看到的。而另一方面各路资金跑步入场,股市唯一也是最大的风险就是管理层的态度。最近证监会 连发几道金牌警示股市的风险(记得是警示),在另一方面从五月份一月两轮IPO,再给股市降温,由此可见管理层的态度。由于前期获利盘巨大,接下来一段时间,分析人士认为股市将迎来巨幅震荡(目前股市是加 了杠杆的),所以适时减仓规避风险是很有必要的。 股市指数瞬息万变,还不如早点落袋为安。选择一些可靠有保证的互联网金融项目。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的网贷平台正处于高速阶段,累计成交额突破5000亿。网贷平台具有投资起点低、年化利率高、本息有保障 的特点,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推荐几个大家普遍看好的网贷平台,送上最新网贷平台排名。 ---------------------------------------- 【最新网贷理财公司排名(NEW)】 第一名:陆金所 上线时间:2011 官网:http://affiliate.lufax.com/action/JTWU 点评:平安集团旗下p2p平台陆金所,注册资金8.37亿,因名气太大,几乎没人担心安全问题,在利息相对可观的情况下,造成了严重的抢标现象,每到发标时间,陆金所就会从一个普通的平台瞬间转变成血腥的战场 ,天天血雨腥风的节奏啊,太残酷了!虽然最近传出了一些不和谐音,声称陆金所放贷年利率超50%,以此来指责陆金所心黑,真是可笑!陆金所的投资人从来不在乎利息问题,他们看中的就是平安这块金字招牌和 100%的安全保障,放贷利率超50%?那你怎么不自己去放,还来投什么网贷! 附:陆金所的收益达到18%攻略:http://dwz.cn/pinganlufax 第二名:红岭创投 上线时间:2009 官网:http://TG1080.my089.com 点评:红岭创投是很多人真正的网贷起点,我们从红岭开始了解网贷,我们在红岭成熟,最后我们挥手向它告别,红岭在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网贷新人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的发展,除了人气依旧不减,利息更是越 来越趋近合理化安全化,深圳目前真正意义上纯正的p2p平台,除了红岭还有谁? 附:红岭创投高收益攻略:http://t.cn/RAGhABd 第三名:宜人贷 上线时间:2012 点评:后台为国内线下第一个大p2p公司宜信的宜人贷来到了线上,如同重回了起跑线,不张扬不做作,低调发展,一切靠实力说话的节奏,债券转让功能完善而且转让效率高,提现基本当天到账,服务更是无话可说 ,电话客服的专业程度堪比银行信用卡客服,宜人贷是否能像宜信一样一统江湖? 第四名:你我贷 上线时间:2007 官网:http://dwz.cn/ninwodai 点评:你我贷网络借贷平台是由上海嘉银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创办并运营,迄今为止,是中国国内资金规模最大,最有实力的网络借贷担保平台之一。公司股东及管理层都是专业从事IT及民间借贷的行家里手。我 们本着诚信、敬业、标准的服务理念,利用你我贷网站平台为客户提供专业的P2P个人借贷调剂服务。 附:你我贷新手投资攻略:http://t.cn/RAG7LNu 第五名:小牛在线 上线时间:2013 官网:http://dwz.cn/xiaoniu888 点评:小牛在线网站隶属于深圳市小牛在线互联网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成员汇集银行、借贷、投融资、电子商务等领域的优秀人才,拥有多年的资产管理、债权投融资、信贷风险审评、电商运营等行业实战经验,致 力打造一个集金融信息发布、线上理财交易于一体的综合型一站式平台。集团拥有高效专业的管理团队,汇聚多名国内外优秀人才,在顶尖的银行、投资、信托、证券、保险和基金等领域,从业背景深厚,具有金融 资本行业多年管理及实战经验,团队成员历年累计参与管理资本规模超过2,800亿人民币,服务客户超过20,000家, 遍布全国。 附:小牛在线投资攻略:http://t.cn/RAG7zkN 第六名:人人贷 上线时间:2010 点评:网贷后起之秀人人贷,在网络方面的宣传能力令人印象深刻,无论您在搜索引擎里面搜索哪个平台的名字,都会出现人人贷的网址,人人贷12%年化以上的高息标出现必被秒,理财计划需排队预约,火爆程度令 人难以想象,超低的逾期率,完善的垫付制度,让您完全无需担心安全问题,到期的资金和利息一分都不会少! -----------------------------------
2023.12.29 01:52:11 · 戴经理
0
3F
风险厌恶程度不同的消费者的无风险和基金的投资分析以及各金融工具的风险如何确定投资的最佳组合,以及在投资公司的整体上市、分拆上市、买壳上市风险厌恶程度不同的消费者的无风险和基金的投资分析以及各金融工具的风险如何确定投资的最佳组合,以及在投资公司的整体上市、分拆上市、买壳上市
2023.12.29 01:53:39 · 米经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