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
资料来源: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DM理财榜
近期的银监会内部会议上,银监会指出,信托行业总体的风险资产逾700亿元,其中高风险资产超500亿元,银监会点名了11家公司,其中,3家信托公司风险严重,8家信托公司风险较大。其中,三家风险较为严重的是中信信托、华融信托和新华信托,3家公司在短期时点上出现了风险资产高于净资产的现象。此外的8家公司为金谷信托、安信信托(600816.SH)、中原信托、长安信托、陕国投信托(000563.SZ)、中泰信托、中江信托和五矿信托,其中,7家信托公司的风险资产超过了净资产的50%。
不久前,银监会在信托公司的年中常规报表里增加了一个“风险资产”栏目,要求各公司根据标准梳理上报。
之后传出消息,银监会闭门会议透露,此次各公司上报的风险资产总计达700亿元,其中三家风险严重的公司分别为中信信托、华融信托和新华信托。
相比另外两家,行业“大佬”中信信托被点名让业内更多几分讶异。其风险资产规模和具体涉及项目并无从查证,中信信托项目风险在2013年曾有暴露,当年中信多只产品因融资方不能回款最后走向抵押物拍卖处置。
而亦有信托业内人士认为,反观中信信托资产规模,风险资产在其中的占比则不高,而且信托风险资产并不能与损失资产画等号。
在2013年,中信信托产品曾接连出现风险,并最终进入抵押物拍卖处置阶段。2013年4月,中信信托三峡全通贷款集合信托延长期到期,融资方三峡全通仍未能兑付本息。该项目共发行4期,其中2期由中信募集,募资规模为10.703亿元。信托到期后,中信信托将信托债权委托给天问国际拍卖公司公开拍卖,首次拍卖价格约为11.73亿元。最终中信信托表示找到资金接盘,终止拍卖。
几乎同时,中信信托另一只产品“舒斯贝尔特定资产收益权投资集合信托计划”也在通过拍卖方式回款,但处置过程并不顺利。
经历两次流拍后,第三轮拆分地块拍卖终有结果,其中两块以3.02亿元和1.09亿元的拍卖底价拍出,基本覆盖中信信托给舒斯贝尔发放的4.13亿元贷款,另外一项参考价3.11亿元的地块最终流拍。
距离拍卖处置仅一个月,中信“乾景套利”计划问题再次爆发。010年底,该信托产品向重庆麦吉可房地产有限公司贷款2亿元。该公司用作抵押的联合国际大厦,是重庆著名的烂尾楼。之后,麦吉可房地产公司未能正常兑付信托贷款,中信信托首先选择出售信托贷款债权,但由于融资方的其他债务遇阻。2012年9月,中信信托被迫启动司法处置程序。要求通过法院途径公开拍卖抵押物,但再次受到被拍卖抵押资产业主及政府的阻挠。
2013年5月政府给出了“房地产公司筹钱还中信信托——中信信托解抵押——为相关业主办理产权登记和交房”的方案。
除此之外,去年上半年,中信信托多只证券投资项目亦接连遭遇麻烦。5月中信信托稳健分层型1301F期(“珩生鸿鼎二期”)发布预警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4月26日,稳健分层型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1301F期的信托单位净值0.8695元,低于平仓线0.87元。
而在同年3月中信信托稳健分层1213F期(“珩生鸿鼎一期”)也发出类似预警。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3月28日,稳健分层型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1213F期的信托单位净值为0.9056元,低于平仓线0.91元。截至上述两期产品公告日,珩生鸿鼎一期和珩生鸿鼎二期已经合计亏损超过1.32亿元。之后,中信信托对其进行被迫强制止损,珩生鸿鼎一期和二期的累计非现金资产将不超过1亿元。
“中信出现在名单上业内并不感到太意外,因为中信的信托资产体量庞大,而且中信集合类产品做得比较多,也加剧资产风险的发生。”一位信托业资深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以房地产领域为例,中信信托投向房地产领域的信托资产在整体信托资产中占比仅7.72%,而纵观2013年 年报数据,公司房地产项目规模总计约562亿元,在68家信托公司中排名第5位。同样截至2013年底,中信信托资产中41.08%布局于基础产业,规模约2997亿元。
上述人士表示:“基础产业类信托多为政信项目,今年地方债务日益增大,地方政府若过度引导辖区内各类金融融资,其风险杠杆将被进一步放大。可能会造成信托项目延期付款或潜在危机,中信信托的风险资产可能也包含这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