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CFG全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 CFG全球 > 理财社区问答 > 详情
?
信托风险频现,信托业如何回归本源?
2021.01.03 06:48:06· 女神股市 浏览18次
1条回答
1F
本内容摘自 中国证券网 原文标题《信托业回归本源迫在眉睫——专访北京信托总经理王晓龙》 作者 李彬 唐真龙 陈俊岭 经济下行风险对信托业影响几何?“刚性兑付”难题该如何破解?站在行业发展的十字街口,信托业转型将何去何从?针对上述热点问题,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龙近日接受了上海证券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对信托业来讲,回归本源才是最重要的。信托业所能做的是有限的,但是它能做成的事情,恰恰是排他的,所以一定要抓住这个核心,认识信托本质。”王晓龙表示。他认为,对于整个信托业来说,目前转型已经非常迫切,如果转型得慢,信托业将会爆发局部风险,而转型的步伐如果加快,整个行业的损失就会降低。   信托业须回归本源   《上海证券报》:近期,部分信托项目暴露出的风险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信托业风险状况的关注和担忧。外界呼吁打破“刚性兑付”的声音也与日俱增,您如何看待“刚性兑付”问题?   王晓龙:对信托业来讲,回归本源才是最重要的。信托业能做的是有限的,但是它能做成的事情,恰恰是排他的,所以一定要抓住核心,认识信托的本质。   信托制度具有灵活性的先天优势,倘若不把这个制度优势发挥到极致,而去做和银行的“同步产品”,肯定是没有出路的。由于自身积聚的风险,以及信托公司历史上给人造成的“坏孩子”的印象,都不利于在问题发生后进行处理。   对于北京信托而言,我们这几年之所以发展趋于稳健,就是知道倘若出现问题是不好处理的,只能靠自己,感觉如履薄冰。但是发展规模又不能差得太多,产品创新又不能走得太快,而彻底转型市场又不能够认同。实际上,客户应当明白,高收益肯定是高风险,绝非零风险。   在刚性兑付这一问题上,我的看法是:首先,要打破刚性兑付。刚性兑付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刚性兑付肯定要求信托公司赔偿,既然要打破刚性兑付,在法庭对簿公堂时,一定要举证信托公司的尽责管理。因此对于信托公司来说,尽责管理非常重要。即便是打破刚性兑付之后,由于信托公司不尽责给客户造成了损失,信托公司仍然需对客户的损失进行赔偿。   第二,监管部门一定要理智,要向上级领导说明刚性兑付的实质及其目前对整个理财市场的制约。要让高层领导知晓刚性兑付是理财市场的客观现象,刚性兑付是信托公司的一种商业选择,可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但目前而言,刚性兑付已经成为制约信托行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要打破。   第三,媒体要给予充分的理解,不能把那些不好的东西放大。越是放大炒作,实际上对社会的影响和导向就越坏,媒体应客观报道。在刚性兑付这件事上,客户和信托公司双方都有责任,至于这之中的责任该如何界定和分担,最后应当由第三方定夺。   第四,对信托公司自身来讲,一定要想清楚,当出现问题后,如何从案例中吸取教训,以及在尽职管理、风险披露、客观举证等方面下工夫。更重要的是,站在客户的角度替客户考虑财产管理过程中的风险配置。   如何把高、中、低风险配置好,如何保证客户的财产安全,这考验着信托公司的功底。利用信托比较好的制度安排,真正帮客户在进行财产管理过程中,保证财产的相对安全和相对收益,保护客户财产传承有序、合理避税、破产隔离和财产完整,这是信托真正要做的事情。   相信当中国社会越来越成熟时,信托制度在整个社会的财富管理中会起到很重要的、独特的、无法替代的作用,这就是信托的魅力所在。
2021.01.03 13:53:22 · 贺经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