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
日常生活中,理财不当可能会变成“漏财”。把钱存银行真的会稳定增值的吗?等有了钱再开始理财来得及吗?在一个经济社会,“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已成为共识。但在具体操作层面上,许多人却缺乏正确的观念,反而极易陷入种种误区而不自觉。因此,认识日常投资理财的误区,对照自己的理财习惯加以检讨,无疑对我们正确地投资理财有着积极的意义。理财误区过于保守会减弱投资力度 传统的家庭都喜欢储蓄,几乎大部分资金都用于定期和活期存款。仔细观察,生活中这样的人还为数不少。存钱确实可以得到利息收入,也算得上一种“投资”。但是别忘了,目前利率水平较低,实际所获不多,算上通货膨胀,存钱基本上无利可图,甚至导致资金“缩水”。因而此种“投资”最不划算,当我们拥有了一定财富后,绝不应该死守着它,而应该充分利用其再生能力,去获取更丰厚的收益。 有了钱再理财 “几乎没什么储蓄,还理什么财呢?”这是很多都市白领的想法。实际上,理财是贯穿一个人一生的问题,不少理财专家认为,理财越早越好。只有亲身体验,才能转化为真实的理财经验。另外,还有不少投资者幻想着有一种“万能理财法”,而这一方法,实际上就是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目前不少银行、基金公司推出“基金组合”投资,其核心也是一种资产配置。不要盲目轻信他人 投资理财最重要的素质就是独立思考,自有主张,不要盲目轻信他人。这里所说的“轻信”就是不假思索地相信,无论别人的意见正确与否,都不经过思考,一味相信。事实上,在做某项投资决策之前,集思广益,广泛地听取和采纳各方面的意见非常重要,但他人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决不能左右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