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
政策性银行是指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经济政策或产业政策,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专门经营政策性货币信用业务的银行机构。在政策性银行成立之前,是由专业银行负担国家政策性金融业务的。改革开放之初,国家专业银行作为进入改革的初期成就,在其十多年的运作中对经济改革与发展给予的资金支持是巨大的。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铺开,专业银行体制就暴露出明显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其中一个巨大的问题是政策性信贷和商业性信贷混营的问题,这既不利于银行贯彻效益性原则,也不利于政策性业务的开展。为此,1994年正式启动了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的改革:成立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承担原来由国家专业银行办理的政策性金融业务。我国的三家政策性银行成立后,业务发展很快。国家开发银行为贯彻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加大投资力度,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进出口银行贯彻政府维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要求。通过政策性金融支持大型成套设备和机电产品的出口,对于保护外贸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作出了贡献;农业发展银行通过加强粮棉油收购资金的供应和封闭管理,促进落实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各项政策,保证了国家粮食安全,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