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
优势1:高保障香港一些保险公司的储蓄型寿险大都提供10%到20%的回报率,附加每年现金红利或基金结余,红利为0%-30%,根据公司经营状况而定。但内地的寿险预定利率被定为2.5%,虽然近来不少报道认为监管部门有意向将现行的上限放宽,但至今也未有正式文件出台。不过,如果今后保监会能够将寿险预定利率开放,实行市场化,那么内地寿险保单一定会受宠倍增。内地欠缺高额保单,而香港保单经常有百万港元的保额,这也是吸引消费者的一大原因。优势2:拖家带口一起保香港的意外险,不但对意外身故或伤残提供赔偿,还提供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的补贴。若以家庭为单位,带上自己的配偶和子女一起投保,保费更加优惠。此外,连续5年不提出索赔,投保人可以获得30%已缴保费的现金返还。而内地的意外险通常不提供全家共保的服务,对于保额超过50万元的保单,往往要增加额外的审核程序。优势3:“不可争议”条款至于保障方面,香港保单有一个“不可争议”条款,规定保险公司不能以任何理由,宣布生效两年以上的寿险保单“作废”。简单来说,保险公司以投保人隐瞒、漏报、误告等理由予以抗辩的期限是两年,超过两年保险公司便不得以此为由拒付赔偿金。比如王先生在签下保单之后两年,突然发现自己患有某种受保疾病不幸过世,他的家人想要申请理赔,但内地保险公司有可能以“收报人当时隐瞒疾病状况”而拒绝理赔,但在香港,一旦过了两年的可争议期,“不可争议条款”就驳回了保险公司此种理由,王先生的家人就可以得到理赔。如果购买了香港保险而不可能长期住在香港,保单与受保人分隔两地就会引起许多空间上的不便,并带来一系列的麻烦。此外,汇兑损失所带来的回报率折让也不能不考虑。劣势1:交费费时又费钱特别是每年交费。每年都亲自去一次香港或在香港托人代缴,都不是一个十分方便的行为。比较好的办法是利用现在的网上银行———受保人在香港银行开户,授权保险公司每年从账户中自动支取保费,即便身在内地也可以给香港账户打钱。不过,在内地往自己的香港账户里打钱是要交纳一定手续费的,从内地的任何一家银行汇款到香港的任何一家银行,都属于国际(境外)汇款业务,手续费都按照同一标准收取,不存在差异。电汇到香港的手续费通常是:手续费汇款金额的1‰(最低50元,最高260元人民币)+电讯费港澳地区80元;票汇则没有电讯费。劣势2:理赔沟通麻烦此外,由于投保人与保险公司相隔甚远,如果发生理赔申请或其他疑问,解决问题的时间是否就会拖长,不及亲自去保险公司面对面交谈来得迅速。不过香港保险公司一般都提供全球理赔,申请理赔时只需提供要求文件,而非一定要亲自到香港。同样,香港保单依据的是香港法律,并不受内地法律约束,所以内地居民如要起诉保险公司就得到香港法院、聘请熟悉香港法律的律师,所以万一遇到跨境纠纷,处理起来会比较麻烦。劣势3:汇率风险高企虽然香港保单一直因其高回报而成为宠儿,但购买了香港的保险拿到的是港元,也就要承担汇率风险。因为港元与美元是联系窗体底端汇率制度,而如今美元兑人民币不断贬值的大趋势下,港元相对人民币也在悄然贬值。两年前港币还比人民币值钱,如今1元港元已经贬值到0.79元人民币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