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
香港不仅是购物天堂,更是国际金融中心。容永祺介绍说,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保险业监理处2012年12月3日发布的“2012年首三季香港保险业的市场表现”报告中统计,内地客户所贡献的保费占香港保险2012年前三季度新单业务的12.3%。 容永祺说:“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保险公司收到保费投资的渠道比较广泛,产品多样,监管机制比较严格,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比较高。如今,香港有美金保单,投资移民保险、早期严重疾病保险也有了。” 针对消费者比较关心的理赔问题,容永祺说:“只要资料齐全,客户投保时诚实填报健康及财务资料,理赔并不存在问题。” 他认为,目前香港寿险市场自身仍在不断地增长,再加上内地到香港的移民以及世界各地到香港工作人士形成新的市场,香港寿险业未来仍会保持活力。 而在金融海啸之后,香港的寿险市场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金融海啸之前,大约有七成投资型保单、三成传统型保单,现在则正好相反,香港市民对投资比几年前更保守。 很大一部分保险公司的投资保单和储蓄保单是由银行销售的,但主要渠道仍是靠代理人。 与内地保险市场有很大不同,香港保险公司的客户管理信息化程度非常高,而网络销售和电话销售发展的速度则较缓慢。容永祺认为,主要还是因为保险产品本身比较复杂,需要专业寿险从业员提供服务。 容永祺个人的发展历程,也令人赞叹。他曾经一个月完成MDRT,也曾一张保单完成MDRT,现在管理着一个约800人的大团队以及10多个区域总监,2012年总加权保费收入超过20亿元,相当于一个中小型的保险公司。他本人也带一个200多人的区域,每周一早上,仍会给区域团队成员进行辅导和激励,并会按时亲自培训同事。 他认为,一个成功的保险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诚实的品质、积极的态度、外向的性格、专业的形象、较高的教育水平、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适当的人际网络。来源:证券日报 从香港保险的发展状况来看,对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或许有更多的启示:中国保险网络化日益明显,各家保险公司均推出或即将推出网络投保和电子化保单,特别“三马”推出“众安在线”在线投保更是引起业界关注和热论,可以想象在未来仍很难实现全部网络投保,因很多客户仍需要专业的保险顾问进行面对面的解释及跟进,简单的财产险和意外险或许可以网络投保,寿险产品仍需要专业的寿险顾问提供服务,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保险网络销售和电话销售发展速度要比香港快得多,国内的保险从业者如何应对未来的市场变局,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