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CFG全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 CFG全球 > 理财社区问答 > 详情
?
居家养老
2023.04.20 01:08:44· 梧桐 浏览13次
1条回答
1F
居家养老 谁能享受居家养老本报独家专访全国老龄办负责人解读10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   日前,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国家发改委、教育部、民政部、劳动保障部等10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该《意见》一发出,即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什么是居家养老?如何参与居家养老?带着这些全国老年人极为关注的问题,本报记者近日对全国老龄办副主任阎青春进行了独家专访。 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势在必行   记者:居家养老最首要的是符合我国传统文化习俗,是否可以说它是我国养老模式必然的发展趋势?居家养老是解决我国老龄问题的关键吗?   阎青春:肯定是发展趋势。不论从国际社会,还是从我国国情看,居家养老是解决绝大多数老年人养老需求的选择,因此从养老服务的发展来看,我们应该着力发展居家养老。   第二个问题,曾有一个驻宁波的新华社记者写过一篇内参,提到居家养老是破解我国养老服务难题的一个重要出路。这种说法也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认同。   记者:什么样的人可以享受居家养老服务?   阎青春:只要是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都能享受到。居家养老是相对机构养老而言的,目前,我国整个养老机构的床位数只占1.16%,近99%的老人还住不进去,这就需要居家养老。过去单靠子女、家庭成员照顾帮忙肯定是做不到,那么就需要社区将老人的服务更多地担负起来。 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的基本内容   记者: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包括哪些?最基本的内容是什么?   阎青春:凡是老年人的需求都应成为其内容。具体说有几类:首先是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如衣食住行用;第二是精神文化需求,如文化娱乐、保健、医疗卫生等;第三是情感和心理慰藉方面的需求,比如说心灵沟通。老人也有为社会发挥余热来实现自身价值的要求,这也是心理慰藉的一个方式。   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养和医是老人两个最基本的需求。我们要求所有的城市社区必须建立起给老年人提供基本服务的各种设施。眼下,医疗在社区中也在加快发展,特别是卫生部门已经把社区医疗作为今后医疗体制改革和解决百姓医疗保健问题的一个关键性措施在推进。从某种意义上讲,老年人是医疗资源最大的需求对象。现在我们也要求各地社区在医疗发展过程当中,一定给这些急需医疗服务的老年人和残疾人建立起医疗卫生档案,让社区及时掌握他们的健康状况,从而能及时预防和治疗。服务有偿,但政府会给与相应补贴   记者:居家养老服务都是有偿的吗?对贫困或收入不够支付费用的老人有何政策?   阎青春:服务作为一种商品应该是有偿的,但是我们的居家养老服务从本质上又应该属于公共服务或者说是福利性服务的范畴。因此,即使它是有偿的,但在服务老人的过程当中,如果发现有一些老人的收入或家庭子女给他的赡养费用还不足以支付他应该享受的服务费用的话,政府应给与相应的补贴。从价值补偿这一点上讲,公共服务,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而靠减免费用不是办法,只有政府支付才会不影响居家养老服务的正常运作。   对贫困老人而言,现在全国很多地方开展居家养老的过程当中有明确的补贴办法和标准。如老人需要居家服务,根据评估确定其需要哪些服务,对身体情况,收入情况等做以评估,所需要的服务价格是多少,老人自己能够支付多少,如果支付不了全部,差多少政府就给相应的补贴,我国像北京、上海、南京、大连等地都有这样的补贴办法和标准,只是各地标准不是完全一致。国家相关部门也是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而制定相应的补贴办法。 居家养老   服务形式:请出来、走进去   记者:养老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具体指什么?服务设施如何充实?   阎青春:网络实现全覆盖具体指服务的网络。服务是由几级构成的,比如说城市在区的一级要有一个综合性的包括直接进行服务、指导、示范和管理的服务中心。在街道一级要有一个居家养老的直接提供养老服务的中心。社区居委会要有一个分散的、涵盖内容广泛、但有针对性提供必需服务的站点。同时,相互间要有交错,比如有的社区注重医疗康复的服务,临近社区注重文化娱乐的服务,相互有一个互补。从这个角度纵横就成了一个网络。   服务设施开始要从最急需、最基本的做起。比如衣食住行用中,养和医是最突出的。这方面做好了,其他方面也逐步重视起来了,就会不断扩大服务项目,增加服务内容,新建一些专业化的服务设施等等。   记者:居家养老服务的形式有哪些?服务队伍是怎么组成的?   阎青春:最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把他“请出来”,动员那些能自理的、身体比较好的老年人尽量从家里走出来,到社区机构网点场所来接受服务,参加一些社区组织的活动,这样对老年人的精神文化情感方面大有裨益,另外可以让老人更好地了解社会、融入社区。服务可以通过固定的阵地服务,也叫机构设施的服务,这样老人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满足。   身体不能自理、走不出来的那些老人,要培养训练一批居家养老的护理人员走上门去,到老人家里实行上门包户的服务,这样老人的需求在家里也能得到满足。这是两种最基本的服务方式。队伍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部分叫专业化的养老护理员。不仅要经过培训还要取得相应资质;另一种要发动社会力量,扩大广大志愿者的队伍,发动社区、单位、学校利用自己的技能知识,利用节假日休息日给老人提供相应的力所能及的服务。   记者:组织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如何?   阎青春:机制应该是政企分离的。将来政府不直接操作和承担具体服务的事项,而应从管理的角度,规划、计划和制定标准方针政策的角度来加强检查监督。在杭州、上海、青岛就是由行政、社区居民、社区中介服务组织的人员组成一个监督委员会或小组,来定期定时地按标准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或亮黄牌,有问题需解决的一起协商,从而保障居家养老服务有秩序、规范化进行。 居家养老   空巢老人更受惠   记者:随着空巢老人比例的不断上升,面临的精神赡养问题更为严峻,居家养老对其的意义何在?   阎青春:空巢即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当中特别是人们的生活方式、观念转变当中产生的一种客观必然的现象。按比例数据,城市空巢老人49.7%,国外有的已高达80%,甚至更高。从趋势讲,这是必然。像过去那种多子女家庭来共同照顾老人是不可能的。因此随着老人年龄增长,身体功能退化,需要人照顾而身边无人照顾,这就体现了社区居民养老服务的意义所在。身边无子女或者子女照顾不过来,从这个角度,社区对老人、对家庭成员的支援就显得尤为重要。发展居家养老是对这一现象所作出的一个正确选择。“十一五”期间实现城市全覆盖   记者:居家养老服务的初级目标是什么?为使居家养老服务日臻完善,对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全社会有何呼吁和建议?   阎青春:在城市,所有社区都要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把居家养老服务开展起来,努力使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服务设施不断充实,服务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服务队伍不断扩大,组织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在农村,要依托现有的设施资源,通过努力使80%左右的乡镇拥有一处综合性老年福利服务中心,1/3左右的村委会和自然村拥有一所老年人文化活动和服务的站点,并在建成这些设施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老年人的基本服务需求。   《意见》中有八项保障措施:制定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规划;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合理配置资源;贯彻落实支持居家养老服务的优惠政策;整合资源,建立和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加强专业化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建设;积极培育和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体制;切实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领导。各地要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实施步骤,积极稳妥地推进。如果能把文件要求的政策原则落到实处,能把我们的具体目标化为本地实实在在行动的目标,那么我们相信居家养老还可以有一个量的扩充和质的飞跃。 居家养老   境内公民都可   享受居家养老服务   记者:如果老人遭遇突发事件,居家养老服务能够做到24小时都管吗?   阎青春:从道理上应该管,这是全社会的责任。老年人作了一辈子的贡献,年轻时为养老做出的积累,已经都给了社会,现在老了,社会理所应当给与补偿,因此不论在家里还是在机构,老人最基本的需求都应该管。正因如此,有的社区建立了紧急救护系统。   记者:某老人有3个孩子,分别在不同的城市。如果老人想不定期去任何一个孩子家,能享受到异地居家养老服务吗?   阎青春:从理论上是可以的。居家养老就是针对老年人的,只要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60周岁以上的公民,就可以享受到。目前,异地养老确实面临养老金发放、医疗费报销等困难的问题。劳动部门等也在积极想办法来消除这些隔阂,什么时候个人账户做实了,养老金、医疗保险随着人走就可以实现了,但现在还做不到这一点,毕竟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享受异地居家养老服务还有待时日。   如何解决居家养老服务面临的问题   记者:如何解决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单一化?   阎青春:居家养老处于起步阶段,刚刚发展起来的时候,一些地方受到资源、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社区环境(用地、用房)等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一下子就尽善尽美,需要一个过程,同时我们们也看到存在的一些问题,有的老人急需的服务没有,而不太急需的反倒开设起来,有一个供求脱节的问题,就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对需求和市场的调查,从而能有针对性地开设老人急需的服务,如果发展得比较好,就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善。   记者:服务组织体系的运转如何衔接规范?   阎青春:目前南京、杭州等地有较好的尝试和探索,现在看比较成功。政府制定政策、规划,提出要求,加强监督,实际的工作交给中介组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去做,有一些比较专业化的居家养老服务公司在运作,他们在各个社区设立一些居家养老的站点和网点,从而实现连锁经营。同时政府不能因此推脱责任,该支付的资金要支付,该划出的资源要划出,只不过政府不要从办到管都一手操作。也就是说,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补贴服务,支援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初期建设之后的一些经费等方式来介入,发挥政府的主导功能。 居家养老   记者:资金来源有哪些?   阎青春:资金还要走社会化的路子。兴办居家养老机构,提供服务也好,政府首先要加大投入力度,但从办到管不能都承担。各地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另外动员社会力量,如社区一些中介机构、服务组织、社会团体等。还有社区居民、企业老板、大企业家等等,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都可以参与到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设中来。此外,有一些服务,如家政服务可以完全市场化运作,应该可以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   记者: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如何保证?   阎青春:上世纪90年代末,国家民政部和劳动部共同研究、制定并颁布了一个关于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提出了所有养老护理服务工作的人员都必须要经过专业化的培训,通过考试,取得资格才能上岗,该标准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和技师级四等。劳动部和民政部也联合了各地有资质的、经过认定的培训机构,或培养护理知识教员。但就目前看,效果不是很乐观,该标准在使用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进入该行业的门槛较低,同时服务人员对照顾老人的观念还很滞后。而当代老年人的需求品位在不断提升,如果还停留在最简单的劳动性的服务上,那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切实贯彻这一标准。
2023.04.21 05:53:59 · 鲍经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