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
联邦农作物保险法
关于制定《农业保险法》的议案一、制定《农业保险法》及完善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摊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农业保险是由保险机构经营,对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农业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因遭受特定自然灾害、事故或者疫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赔偿,并由国家给与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的保险活动。开展农业保险有利于稳定农业生产,增进粮食安全,通过补偿农户的损失,也有利于减轻政府救济的压力,从而切实增强农业、农村和农民抵御自然灾害风险和应对重特大意外事故的能力。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保险发展非常重视,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4年至2008年的中央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都对农业保险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开展了不同形式的试点工作。财政部还专门出台了《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管理办法》、《能繁母猪保险保费补贴管理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省份也下发了开展农业保险试点的实施方案。
但我国农业保险至今仍未建立统一的农业保险法规体系,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有原则性规定以外,基本处于无法可依的局面。由于缺乏长效机制推动和保障,各地做法不一,程度不同,极不利于农业保险的规范发展。
联邦农作物保险法
2006年9月,由保监会牵头,国务院法制办、财政部、农业部等单位参加,成立了政策性农业保险条例起草工作小组,制定农业保险条例已列入国务院2007年的立法计划。为更好统一规范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开展,有必要提高农业保险的立法层次,尽快制定《农业保险法》及完善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摊机制。
首先,我国农业保险法的缺位已严重制约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农业大国,每一次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的发生,都给人民的生命及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稳步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今年自1月份以来,我国南方地区遭遇了历史罕见的严重雨雪冰冻灾害,据民政部2月14日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12日,灾害波及21个省(区、市、兵团),其中农作物受灾面积1.77亿亩,绝收2530万亩;森林受损面积近2.6亿亩;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111亿元。去年,面对生猪出现瘟疫病情,国家加快发展生猪保险和能繁母猪保险,稳定了养殖户养殖积极性。通过农业保险和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摊机制可以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确保社会和谐稳定。而我国长达二十多年的农业保险一直在无法律规范情况下摸索,这不利于农业保险在更大范围内的推广,也难以取得长足的发展。
其次,制定《农业保险法》有利于将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政策稳定下来。“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最大障碍,我国经济也发展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而农业保险作为国家支持农业的重要手段,是财政收入转移支付的政策工具。通过法律的形式,建立规范的农业保险法律制度,把农业保险纳入政策性保险的体系,将国家对农业保险的支持规定为国家的职责,将有助于国家对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的稳定化。
再次,适应加入WTO的要求也有必要制定《农业保险法》。在WTO框架下,通过农业保险制度可有效利用WTO规则中的“绿箱”政策,增加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国家可运用财政收入诱导和激励农业保险经营机构和投保农业生产者参与农业保险。主要为对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管理费用的补贴和对投保农业生产者保费的补贴。
我国已有的长达二十多年农业保险开办的实践和国外农业保险的立法经验为我们制定农业保险法也创造了条件。在我国部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省份下发了开展农业保险试点的规范性文件,可通过对地方有益做法的立法调研,借鉴美国《联邦农作物保险法》、日本《农业灾害补偿法》、菲律宾《农作物保险法》等立法经验,制定《政策性农业保险法》。
联邦农作物保险法
二、拟制定《农业保险法》的框架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总则
建议在总则部分就农业保险法的目的、原则、农业保险性质等做概括性规定:
1、农业保险法的目的。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可将农业保险法目的规定为:规范农业保险健康发展,使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和初加工过程中,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后能得到及时的补偿,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农业保险法的原则。○1国家扶持原则,国家为实现农业政策目标,支持和保护农业,应采取各种方式扶持农业保险。○2非营利性原则,农业保险的经营目标是争取保本经营,以社会效益为优先。○3法定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原则,为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保证国家粮食供给,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少数农作物小麦(1979,-22.00,-1.10%,吧)、水稻等应实行法定保险,其它种类的保险则实行自愿投保。
3、农业保险的性质。农业保险的性质定位为政策性保险。
4、农业保险以保成本为保障范围。
5、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关系。为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推进农村金融发展,同时也保证农民在受灾后有能力归还贷款,将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挂钩,要取得农业信贷的支持,必须参加农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