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CFG全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 CFG全球 > 理财社区问答 > 详情
?
中国保险行业
2021.01.27 10:57:14· 华泰徐州 浏览17次
1条回答
1F
中国保险行业 1. Intro:   在我们大多数国人对保险的理解还停留在初级阶段的时候,中国入世了,外资公司咄咄逼人的攻势,国内公司面临的竞争,百家争鸣的局面和五花八门的保险产品令我们对这一行业的关注度与日俱增。   我们从方便理解的角度上给出一个保险的定义:   保险是保险人通过收取保险费的形式建立保险基金用于补偿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或在人身保险事故发生时给付保险金的一种经济补偿制度。   保险分为财产保险及人身保险。财产保险包括火灾保险、海上保险、陆空保险、责任保险(我们熟悉的第三者责任险)及经主管机关核准之其它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伤害保险及年金保险。 中国保险行业 2. Company rankings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绝大部分国人对保险的了解都离不开有“中国特色”保险经纪人就“扫街式”的推销方式。然而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保费收入每年都超过了GDP增长的速度。从总量上来看,我国保险市场还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们保险理念的淡薄,国内保险渗透率之低,都证明了这一行业在中国的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保险行业 3. Work in Insurance Corp.   到目前为止,中国共有保险公司69家,其中外资公司数已经超过了中国公司的数量。有37家保险公司在国内开展保险业务,另有3家在筹建之中。国内的现状是,保险公司的中高层职位,大部分还是由资历深厚、背景丰富的外籍或海外人员担当,外资或合资的公司就更不在话下了。很明显,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对人才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在保险人才争夺进入白热化格局之际,人力资源作为最富活力的“第一资源”,已经成为决定企业胜负的关键所在。谁占领了人才高地,谁就能占据保险业的制高点,就能在保险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能在保险业发展的道路上先拔头筹。 中国保险行业 From 金融时报   现在的中国保险市场有着很明显的特征,那就是中资公司的国际化和外资公司的本土化。挖掘熟悉业务和市场、经验丰富的高级管理和经营人才,这是很多保险公司一直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   下面看一下一部分保险企业的人才战略:   作为中国金融保险业中第一家引入外资的企业,目前中国平安高层管理团队的一半人员来自海外。平安对于国际人才的渴求一直奉行“拿来主义”、“兼收并蓄”的政策,并将“建设国际化保险企业”的理念贯穿于公司发展的全过程。这一方法一来可以节省狩猎人才所花费的大量时间,二来降低了自己摸索所带来的风险。像平安这样重视人才国际化的国内外资保险公司不在少数,比如,美国友邦、纽约人寿、信诚人寿等等。与平安注重引进和充分发挥保险“空降部队”的人才战略不同,有些外资保险公司在引进人才方面要的宁愿是“白纸”。例如,美国友邦保险公司似乎更愿意招募无经验者,它希望培养员工一种Back to the basic (从低做起)的耐性,要求员工要有长远目光,能够扎实练好基本功,保持对工作的热诚。“师傅带徒弟”、“交互式轮岗培训”等企业内部培训,以及它的“双轨制管理”也是友邦人才战略的特色。员工流失率不断下降,公司递延津贴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觑。另外,为员工提供海外实习及培训的机会,不计前嫌吸纳“吃回头草”的员工,也是屡屡能成功“拴住”员工的原因。   结合中国国情,保险公司会在市场上挑选特别具有潜能并且完全没有接触过保险的一些人来加入。在这方面,信诚可以说是同业里做得最成功的一个,成立4年多来,通过经理人计划,已经在引进了超过1700名没有保险经验的人才,这些人进来之后通过专业系统的培训,而且整个培训课程也是针对中国的国情而专门设立的。他们认为只有培养一些优秀人才,才可以真正代表出公司的品牌,在销售过程中,让客户能够很清楚了解到保险的需要。   中美大都会人寿专门设立了一个“西点计划”训练项目,招募最优秀的人才并给予他们专业系统的培训。这一计划的精神是“高道德、高素质、高活动、高保障”,经历了20∶1的选才过程脱颖而出的准寿险储备干部都是高素质人才,公司的基本要求是必须“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没有从事寿险销售经验、5年以上工作经历”。不见得进入保险者一行就得有多么深厚的积累,多么悠久的相关经验,其实有不少的公司都有规定,凡是热爱保险事业、忠诚保险事业,及对保险事业发展抱有信心和决心的 优秀人才,公司都对他们大力支持,促其发展,让他们与公司一同成长。
2021.01.27 11:53:55 · 方经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