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
上海综合保险退保
受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影响,近一段时间,上海楼市成交量持续下滑,在去年12月份更是首次供求逆转,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而与之对应的,房贷险市场也持续低迷。
记者日前从上海保险市场了解到,沪上16家开展房贷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销售基本是每况愈下。根据有关数字显示,去年全年上海房贷险的保费收入为-619.45万元。其中,有7家保险公司处于负值,累计保费“赤字”最大的一家达到负6000多万元;另外还有9家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显示盈余,其中,华泰财险累计保费收入逾1亿元,占据上海房贷险市场约70%左右的市场份额。
上海综合保险退保
随着银行从2006年开始对房贷险进行“松绑”,贷款人拥有了自主购买房贷险的权利之后,记者了解到,房贷险市场紧跟着房地产市场行情的变化而日益缩水,如今房贷险几乎已经成为各家保险公司无人问津的“鸡肋”。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保险公司开始使出浑身解数,让房贷险更“人性化”,首当其冲的就是平安,率先在房贷险中增加了责任保险,还可以转换为人身、家财险,即便如此,似乎也无法让贷款人对这个险种青睐起来。
对于这种现状,保险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房贷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借款人拥有选择购买房贷险甚至退保的自主权,但是这样产生的潜在不利影响也很容易凸显出来。
上海综合保险退保
不投保房贷险 风险程度加大
平安财险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如果不买房贷险,贷款人面临的最大的风险就是一旦自身遭遇各种意外伤害导致失去还贷能力,那所购买的房产到时候可能因为还不出贷款而被银行没收,因为根据最新审议通过并执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设定抵押的房屋规定》,对于被执行人所有的已经依法设定抵押的房屋,人民法院可以查封,并可以根据抵押权人的申请依法拍卖、变卖或者抵债,而在银行实际操作中,银行完全可以参考贷款额和房屋价值的差价,在相对偏远地区对贷款人进行安置,对抵押房屋进行拍卖。
而记者也从市场上了解到,一部分房贷者并不青睐房贷险或选择在银行解除强制投保后进行退保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已经购买了足额的人身意外保险,如果发生意外可以通过传统的人身意外险获得理赔金,然后用这部分的资金去偿还贷款。
但保险专家提醒,这个“足额”也是有讲究的,因为这个额度不仅仅覆盖房屋按揭贷款总额,还应该超出,如果主贷人发生意外无力还款,家庭也就面临收入锐减、其他各类开支骤增的局面,必须通过保险金获得支援。
太平洋财险相关人士也建议,如果申请房屋贷款人没有安排好足够的人身意外保险,那么在买房之前最好补足欠缺的意外保障额度,另外就是按照贷款总额的多少来安排房贷险。
上海综合保险退保
房贷险费率优势更明显
尽管目前房贷险市场行情不佳,但是记者通过比较发现,对于贷款者而言,在选择购买人身意外险和房贷险上,后者的保险费率要比前者优势更明显。据记者了解,在费率上,目前大多数公司采用趸缴型的房贷险年费率在0.65‰,而且保额一直都维持在最初的房贷总额上,而保险公司一般的人身意外伤害的费率则每年为1‰-2‰,同样的意外保障额度,综合房贷险要比人身意外险更划算。
业内人士表示,这也和房贷险由财产险公司提供有关,财产险公司的意外险费率普遍低于寿险公司,若加上房贷险里包含的房屋财产类保险还有一定的成本,就更能凸显房贷险价格的优势了。
而在去年,平安则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厦门、重庆7个城市推出了新版房贷险产品,记者了解到,这款产品在费率上更低,保障范围和责任上比原来的房贷险更宽,据中国平安产险副总经理孙建平介绍,这款产品的优势在于无论投保人夫妻双方中任何一方遭受保险事故,夫妻双方的还贷责任将全部由保险公司承担,因此投保人获得保障的几率大大增加。
同时,原房贷险保障的是投保人的房屋部分的财产损失,新房贷险则为投保人提供了还贷保证保险,其责任范围为:投保人(借款人)在保险期限内因意外伤害事故所致死亡或伤残,保险公司代为偿还投保人相应的全部或部分还贷责任。据介绍,在贷款期间,万一借款人因意外导致死亡或伤残,保险公司即代为偿还相应的全部或部分还贷责任,既不向借款人或其家人追索代偿款,也不收回购置房产,令客户及其家人安居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