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
让儿童远离意外伤害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因营养不良与疾病造成的死亡已得到有效控制,但遭遇意外伤害的现象却时有发生,并成为造成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意外伤害成为儿童的第一杀手
“一对8岁的双胞胎兄弟在赣江游泳不幸溺水身亡;9岁儿童被狗咬伤得‘脑炎’”……打开百度搜索,输入“溺水”等与儿童意外伤害有关的词条,一条条关于儿童意外伤害的新闻赫然在目,读后令人心惊不已。
3月24日,记者从省妇儿工委办公室获悉,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我省儿童伤害的流行水平、相关危险因素和由此造成的经济负担的调查显示,我省0至17岁儿童伤害发病率达5661.3/10万,这意味着我省一年内有超过5%的儿童即每20名儿童中至少有1人发生伤害。在发生伤害的儿童中有超过1%的人因伤害永久残疾。
省妇儿工委办公室副主任谢小云告诉记者,造成我省1至17岁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就是伤害死亡,伤害死亡是儿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两倍,伤害已成为我省儿童的第一杀手。
谢小云说,儿童意外伤害的种类繁多,但在我省儿童中发生率最高、最常见的意外伤害类型主要是溺水、交通事故、跌伤、动物致伤和烧烫伤,这也是威胁儿童人身安全的五大隐患。其中,溺水是1至17岁儿童伤害死亡的主要死因,占所有伤害死亡的68%。在动物致伤中,5至9岁儿童最易被宠物狗咬伤。而跌伤和烧烫伤则常在1至4岁的儿童中发生。
让儿童远离意外伤害
防范意识薄弱导致意外伤害发生
现在的儿童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为何他们在家长的“全方位保护”下还会发生各类伤害?省社科院社会学学会会长王明美认为,儿童意外伤害主要原因在于:儿童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现行的教育体制使家长更重视儿童的“知识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导致儿童普遍存在安全意识与意外防范知识的缺乏。另一方面,儿童监护人本身对儿童安全知识缺乏了解,对儿童安全问题缺少关注。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儿童参与游戏的机会大大增加。但儿童在游戏场玩耍时,如果没有对游戏设施进行良好的维护,没有事先对儿童进行一定的游戏安全教育,儿童游戏意外的发生率将大大提高。同样,在儿童可以接触到更多玩具的同时,如果家长或老师没有挑选符合国家标准的玩具,没有在儿童接触玩具之前对玩具的细小零件、附加绳索等小物件进行仔细检查,儿童也非常容易出现误吞玩具等各类意外。
让儿童远离意外伤害
谢小云则认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家用电器的普及、城市建筑的高层化、交通工具的大量增加,都大大增加了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意外伤害干预让儿童健康成长
如何防范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已成为一个专门的课题,引起了我省广大儿童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下,我省已在崇仁县开展了以预防儿童溺水为重点的伤害综合性干预试点工作,依托社区、校园、家庭,建立包括卫生、教育、公安、交通管理和卫生监督等相关部门在内的合作机制,通过提高全社会对儿童伤害的认识,为儿童营造安全、幸福的成长环境。
让儿童远离意外伤害
据了解,我省在开展儿童伤害干预工作中,广泛开展儿童安全教育,探索建立安全社区、安全校园和安全家庭的模式。在学校通过加强对教师、校医的安全知识培训,开设安全课教育,采取干预措施来预防意外伤害。在家庭,要求家长使用药物安全容器、铺设防滑地板、及时修理损坏的门窗等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针对农村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特点,要求村民注意保管好农药等危险物品,在有危险因素的河边、水塘边、高压线下、交通险要处等地段订制固定警示标牌,教会儿童游泳,减少儿童溺水事件的发生。同时,建立儿童意外伤害监测机制,加强对意外伤害的分析和研究,及时提出干预建议。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办事处副代表麦洛克说,只要全社会都意识到儿童伤害的严重性,增强儿童安全知识与意外防范知识的学习与宣传,儿童意外伤害问题一定能得到有效控制,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就可以降到最低。相信通过长期研究宣传、环境改善、公众教育和应急服务的改进,家庭、学校、社区将为儿童安全健康成长撑起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