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
保险公司分红
寿险巨头变相价格战悄然打响
进入2008年以来,各大险商围绕分红险的市场之争早已悄然上演。
据了解,2008年1~2月中国人寿(33.43,-0.76,-2.22%,吧)以8%的年回报率为其分红保险派发巨额红包之后,近日平安又拟以8.25%的高回报率回馈客户,作为司庆20周年的献礼。
保险公司分红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寿险巨头通过争相派发巨额红利的作法实则是一场变相的价格之争,其中心目的还是为了取悦和留存客户。
派发红利:利从何来?
昨日,记者查阅两家寿险巨头企业的年报发现,去年两家保险公司无论从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方面,均取得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根据中国人寿保险股份公司公布的2007年报显示,去年该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812.94亿元,较2006年增长23.26%。另外,该集团归属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81.16亿元,创历史新高。
同样,根据中国平安(64.08,1.40,2.23%,吧)去年年报披露,“2007年中国平安实现总收入人民币1370.51亿元及净利润人民币192.19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55.4%和140.2%。”并且该公司在年报中也坦承“受惠于中国股票市场的良好表现”。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分红保险是指保单持有人在享受保险公司对其提供的人身保障同时,还可以按一定比例享受公司收益的一种保险产品。分红保险的红利一般来源于寿险公司的“三差收益”,即死差异、费差异和利差异。其中利差异主要依据各寿险公司的盈利水平。作为游弋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大鳄,去年两大寿险公司早已赚得盆满钵溢。
保险公司分红
红利之争:价格之争?
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不断成熟,各家公司在产品功能、产品价格等方面逐步趋同,各家公司在同类产品上的价格差异并不明显,所以,产品的同质化竞争从某种意义上已经演变成为公司间的实力和品牌的竞争。
进入2008年以来,寿险巨头争相向客户派发红利的做法,其实拼的就是品牌和实力,寿险公司依靠2007年的股票投资收益来补贴其派发给分红保险客户的红利,表面上看是红利之争,实则是变相的价格之争,真正受益的还是广大保险客户。
受惠客户:能否持续?
保险公司分红
寿险公司是依靠2007年的股票投资收益来补贴其派发给分红保险客户的红利,这种方式和水平能否持续?
某外资银行财富中心客户经理表示,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可以享受到这样红利分配的平安客户只是2008年6月1日~2009年5月31日期间持有至少一年期分红保险保单的客户。换句话说,也就是2008年5月底之前投保的分红险客户,短期受惠的客户是否有望在明年持续享有这样的分红收益,还要看各家险商2008年在资本市场中的表现及自身经营情况。
保险行业数据也显示,中国人寿今年1~2月份保费同比增长39%,远高于去年同期14%的增速,这与一季度提前向客户发放红利不无关系。这也说明寿险公司派发巨额红利的作法,还是得到了相当一部分客户的支持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