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
农村养老保险政策
北京农村养老保险政策今年拟出台
2004年4月7日,房山区窦店镇芦村,一老汉蹲在田头上抽烟,眼前的农田已经有一部分被沙石和房屋所替代。本报资料图片浦峰摄
本报讯 作为去年北京“两会”五大议案之一,《关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对此,市发改委等办理部门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继续引导全社会投资从中心区向郊区转移。今年,北京市将加大农村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力度,拟在年内推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并帮助5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
农村养老保险政策
失地农民就业就医难
在去年北京市十二届人大第二次会议上,围绕本市“三农”问题,杨永安、高扬、沈梦培等市人大代表共提出了24项议案,经大会议案审查委员会审议,并经主席团讨论通过,合并为一项,即《关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问题》。
市人大代表杨永安、黄兆山等在《关于解决占地农转工自谋职业社会保障问题的议案》中称,北京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据统计全市约有10万农转工人员。随着土地征用的逐年增加,人数也在上升。这部分人员就业安置费用低、就业就医困难,社会保障得不到解决的问题日益突出,引发的群体上访事件逐年增加。代表们在议案中呼吁市政府尽快完善有关政策。
10余部门参与办理
该议案得到了市政府的重视。一年来,市农委、市发改委、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园林局等10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在9个方面做出了努力。
去年7月1日,在经过近30次修改后,《北京市建设征地补偿办法》(政府148号令正式实施)。围绕着148号令精神,多个议案办理部门均出台相关文件。市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称,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民社会保障、缩小城乡差别方面仍然任务艰巨。
农转工人员享受“三险”
在围绕“三农”议案的诸多问题中,去年对农转工自谋职业人员的社保问题改进相对突出。去年7月1日,《北京市建设征地补偿办法》(政府148号令)正式实施,同时废止了1993年的16号令。该政策的最大特点是在政策中明确了被征地者长期的基本生活保障。
对此,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开始施行《关于本市建设征地农转工自谋职业人员社会保险有关问题的处理办法》,大量的农转工人员可以像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基本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待遇。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称,今年,全市统一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办法有望出台。市发改委称,今年将继续引导全社会投资从中心区向郊区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