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
民生人寿保险标志
首度破冰的标志意义把“民生人寿”作为关键字“百度”一下,在数以万计的网页中,“2007年业绩增长近两倍”、“与民生银行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完成增资扩股至27亿元”、“获评最具发展潜力保险公司”、“董事会顺利换届”等新闻链接迅速在页面上呈现。2007年底,民生人寿保费收入32亿元,其中,寿险核心业务期交保费收入7亿元,在全国52家寿险公司中分居第十三和第九。五年来,总保费、总资产分别以年均114%和55%的速度增长。有业内人士称,在寿险业的三个集团中,民生人寿已介“二之尾、三之头”(按寿险业的通俗划分方法,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属第一集团,新华人寿、泰康人寿、太平人寿、友邦保险属第二集团。其余为第三集团)。民生人寿取得今天的业绩,让人很难与筹建工作的艰辛联系在一起。“民生人寿的筹建过程恰如一杯咖啡,苦中有甜,能让人品味苦尽甘来的欣然和愉悦。”民生人寿一位曾经参与筹建的老员工说。据了解,民生人寿从1994年开始策划筹建到2003年正式开业,足足经历了9年的时间。其间经历了金融业改革调整、保险业整顿,筹建工作一波三折。1998年11月份,中国保监会成立。在上报中国保监会的一份工作函中,民生人寿筹备组用“身负泰山、举步为艰”八个字形容当时的心情。2003年3月,国务院作出“合资”转“参股”的政策调整,中国保监会下发同意亚洲联合控股公司参股民生人寿的批复,让民生人寿在4家“壳公司”中破壳而出。2003年6月18日,九年苦苦追寻,一朝梦想成真。民生人寿的诞生,被认为“具有标志性意义”,完成了非公经济进入保险行业的使命,是中国保险业乃至金融业改革开放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当时,有人认为:“民生人寿诞生的历史折射了中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的对内开放历程,是非公资本在中国寿险市场的第一次突破……”“厚积宜薄发,大器当晚成。”有媒体如此评价民生人寿的开业。从向保险业的初次闯关到首度破冰,其间历经9年时间,让人们隐隐预感到,这家公司蕴含的巨大发展能量,必会在未来的某个时点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