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
可以说没有一只基金的净值是只涨不跌的,基金净值波动的不规则性决定了基金投资中,只能寻找较低的价格买点而回避短期的净值高点。但在实际操作中投资者还是难以避免这种高点买入基金情况的发生,诸如在2007年2月27日的大跌前一天买入基金的话,没准儿投资者会套牢,这只是一种深幅度的套牢,但在当日购买后就出现净值微跌的情况并不鲜见。但是不是投资者就可以不顾一切地赎回呢?显然是不行的。为此,投资者还应当从防范和回避基金净值的下跌中想办法。 第一, 承认基金净值存在下跌的可能性,这是保障投资者树立良好投资心态的前提。投资者只要正确地认识基金净值在成长过程中,受基金管理人能力和市场环境的影响,均会出现一定的净值变动,就应当像看待股票的价格一样,接受基金净值有涨有落的起伏变化。 第二, 基金下跌的幅度应因环境而定。由于基金受证券市场的影响较大,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引起基金净值下跌的幅度也是不一样的。牛市行情中的市场震荡是短期的,基金净值在证券市场震荡中下跌也应当被认为是正常的现象。只要投资者坚信牛市格局不变,就应当认为基金净值的下跌是购买股票型基金、摊低购买成本的良好时机。 第三, 基金净值下跌应从多个方面找原因。在同一个市场环境下,基金净值下跌的幅度也有可能千差万别。但这种差异大小,并非市场环境的一种因素影响。就像牛市行情中总会有投资者赚钱,但也不乏投资者赔钱的情况发生。重要的是基金管理人是不是采取了有效的投资策略,即在市场震荡中是持股不动,还是坐等观望。表现出的是两种不同的投资心态,反映的是不同的投资理念,需要投资者进行分析和判断。 第四, 净值下跌不能因分红而产生错觉。从表相上看,基金净值回落会造成投资者心理上的影响,并进而波及到收益预期。基金分红也会导致基金净值的下降,但这种下降并没有使投资者的真实权益受到影响,只是投资者持有的基金资产存在形式发生了变化。 第五, 操作理念的不成熟和投资组合的不稳定性,才是基金净值下跌的真正原因。可以说操作理念是决定基金投资成败的关键。坚持长线操作和短期的博弈投资绝不能相提并论,更不能混淆是非。不同的投资理念对基金净值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样,不断频繁调仓也会影响到基金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