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
什么是QDII QDII (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即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是与QFII (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即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相对应的一种投资制度。QDII是在目前人民币资本项下不可自由兑换条件下,允许经认可的境内合格机构参与境外资本市场投资的一项制度安排。 传统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是指经银监会批准的商业银行,通过向境内居民发行以人民币标价的境外金融产品,并将募集的人民币资金购汇后,统一购买成外汇投资境外金融产品的一项业务。投资本金和收益汇回国内后,商业银行将其结汇并以人民币方式支付给境内居民。潘大认为,QDII制度作为人民币资本项目未开放时的一项特定的制度是毫无疑问的,这项制度在人民币全面开放后将随之消亡。同时,QDII相比传统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又有了进一步开放的迹象。在本文中,潘大就将与各位投资者探讨两者的区别。 QDII制度的设计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投资者的资格认定、进出资金的监控、许可投资的证券品种和比例限制。QDII背景简介 QDII(即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s,认可本地机构投资者机制),是允许在资本帐项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内地投资者往海外资本市场进行投资。 QDII意味着将允许内地居民外汇投资境外资本市场,QDII将通过中国政府认可的机构来实施。有关专家认为,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内地居民将所持外币通过基金管理公司投资港股。 QDII由香港特区政府部门最早提出,与CDR(预托证券)、QFII(外国机构投资者机制)一样,将是在外汇管制下内地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权宜之计。而且由于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CDR、QFII在技术上有着相当难度,相比而言,QDII的制度障碍则要小很多。 QDII意味着将允许内地居民外汇投资境外资本市场,即指投资于香港及其他国家资本市场。QDII可以为我国有序开放资本市场积累经验,将为培育内地机构投资者起到积极作用。特别是对香港资本市场,虽然从资金状况看,对市值已近34000亿港元的香港市场而言,可能只是杯水车薪,据有关专家预测如果允许施行QDII,先期进入香港市场的资金不会超过五十亿美元。 2007年2月9日,中国银行在其网站上贴出公告,称其首款QDII产品中银美元增强型现金管理(R),自2007年1月12日起,产品份额数已连续二十个工作日低于2亿,达到了产品说明书中规定的产品终止条件,管理人宣布终止产品,从2007年 2月12日起,不再接受申购申请,同时从2007年2月14日起不再接受赎回申请。没有赎回的投资者,将参与最后的清算。人民币升值加速,导致产品收益率太低,是中银美元增强型现金管理(R)被迫终止的根本原因。 与此同时,另一款类似基金随时可以申购赎回的QDII产品———招商银行的全球精选货币市场基金,自2006年11月1日投资运作以来,以美元为本金计算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4.82%。即在截至2月11日的103天时间里,换算成美元后计算收益的话,投资者获得的收益大概在1.36%左右,然而期间,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却由7.8785下降为2月11日的7.7575,期间贬值幅度为1.54%,将收益抵扣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亏损后,投资者实际亏损幅度为 0.18%。 人民币随后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了心里底线,屡创新低。按照QDII的相关规定,以人民币投资QDII产品的投资者,其人民币必须兑换成美元来参与。也就是说即使QDII投资者还能享受境外的投资收益,但人民币的升值将把他们推向一个越来越尴尬的境地。由于到期之后,美元的投资本金和收益最终是要结汇成人民币的,所以最后获得的实际收益率将是扣除人民币升值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