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
银华88不适合长期持有.您有必要换一种基金指数型基金的发展 美国是指数型基金最发达的西方国家。先锋集团率先于1976年在美国创造第一只指数型基金——先锋500指数型基金。指数型基金的产生,造就了美国证券投资业的革命,迫使众多竞争者设计出低费用的产品迎接挑战。到目前为止,美国证券市场上已经有超过400种指数型基金,而且每年还在以很快的速度增长,最新也是最令人激动的指数型基金产品是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如今在美国,指数型基金类型不仅包括广泛的美国权益指数型基金、美国行业指数型基金、全球和国际指数型基金、债券指数型基金,还包括成长型、杠杆型和反向指数型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则是最新开发出的一种指数型基金。 指数型基金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的迅猛发展得益于该基金特有的上述优势。2002年6月,在上证所推出上证180指数仅半年的时间,深交所也推出深证100指数。之后,国内第一只指数型基金——华安上证18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的面市,2003年初,又一只紧密跟踪上证180指数走势的基金——天同上证180指数型基金也上市发行。然而指数型基金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为了规避系统风险及个股投资风险,我国的优化指数型基金采取了与国外指数型基金不完全相同的操作原则。其差异主要表现为:国内优化指数型基金的管理人可以根据对指数走向的判断,调整指数化的仓位,并且在主观选股的过程中,运用调研与财务分析优势,防止一些风险较大的个股进入投资组合。在指数化投资部分,基金兴和、景福跟踪上证A股综合指数,基金普丰跟踪深圳A股综合指数。从该类基金的实际运作结果看,表现不尽如人意。探究其原因,不仅有中国证券市场本身的缺陷,也有基金公司操作上的原因。尽管如此,指数型基金仍然成为众多投资者喜爱的金融工具。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以及基金业的蓬勃发展,相信指数型基金在中国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编辑本段]指数型基金的历史与现状 指数型基金起源于美国并且主要在美国获得发展。世界上的第一只指数基金于1971年出现于美国,是威弗银行(WELLS FARGO BANK)向机构投资者推出的指数基金产品,当时所引起的反对远远多于支持和拥护。到了70年代后期,才有一些年金基金,包括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在内,部分地改变了对指数投资的看法。进入80年代以后,美国股市日渐繁荣,指数基金逐渐开始吸引到了一部分投资者的注意力。直到九十年代以后,指数基金才真正获得了巨大发展。1994年到1996年是指数基金取得成功的三年。1994年,标准普尔500指数增长了1.3%,超过了市场上78%的股票基金的表现;1995年,标准普尔500指数取得了37%的增长率,超过了市场上85%的股票基金的表现;1996年,标准普尔500指数增长了23%,又一次超过了市场上75%的股票基金的表现。三年加在一起,市场上91%的股票基金的收益增长率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增长率,指数基金的概念开始在投资者的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获得了基金业的广泛注意,指数化投资策略的优势开始明显地显现出来。 据统计,美国机构投资者持有的指数基金资产在1980年为100亿美元,而到了1996年底,这部分指数基金资产的总额已经达到了10,000亿美元。个人投资者持有的指数基金资产也从1990年的40亿增加到了580亿美元。 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美国的指数基金已发展成一个规模庞大、种类丰富的基金业分支。现在美国最成功的指数基金管理人为先锋(Vanguard)和DFA(Dimensional Fund Advisors)。先锋所管理的指数基金已逾1,000亿美元,其旗下的先锋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Vanguard S&;P 500 Index Fund)在1997年全球基金排行榜中,以690亿的规模名列第二位。现在美国的各家基金管理公司,包括富达(FIDELITY)、美林(MERRILL LYNCH)、追发(DUEYFUS)等著名基金管理公司,基本上都管理着一只或多只指数基金。指数型基金的发展 美国是指数型基金最发达的西方国家。先锋集团率先于1976年在美国创造第一只指数型基金——先锋500指数型基金。指数型基金的产生,造就了美国证券投资业的革命,迫使众多竞争者设计出低费用的产品迎接挑战。到目前为止,美国证券市场上已经有超过400种指数型基金,而且每年还在以很快的速度增长,最新也是最令人激动的指数型基金产品是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如今在美国,指数型基金类型不仅包括广泛的美国权益指数型基金、美国行业指数型基金、全球和国际指数型基金、债券指数型基金,还包括成长型、杠杆型和反向指数型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则是最新开发出的一种指数型基金。 指数型基金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的迅猛发展得益于该基金特有的上述优势。2002年6月,在上证所推出上证180指数仅半年的时间,深交所也推出深证100指数。之后,国内第一只指数型基金——华安上证18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的面市,2003年初,又一只紧密跟踪上证180指数走势的基金——天同上证180指数型基金也上市发行。然而指数型基金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为了规避系统风险及个股投资风险,我国的优化指数型基金采取了与国外指数型基金不完全相同的操作原则。其差异主要表现为:国内优化指数型基金的管理人可以根据对指数走向的判断,调整指数化的仓位,并且在主观选股的过程中,运用调研与财务分析优势,防止一些风险较大的个股进入投资组合。在指数化投资部分,基金兴和、景福跟踪上证A股综合指数,基金普丰跟踪深圳A股综合指数。从该类基金的实际运作结果看,表现不尽如人意。探究其原因,不仅有中国证券市场本身的缺陷,也有基金公司操作上的原因。尽管如此,指数型基金仍然成为众多投资者喜爱的金融工具。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以及基金业的蓬勃发展,相信指数型基金在中国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编辑本段]指数型基金的历史与现状 指数型基金起源于美国并且主要在美国获得发展。世界上的第一只指数基金于1971年出现于美国,是威弗银行(WELLS FARGO BANK)向机构投资者推出的指数基金产品,当时所引起的反对远远多于支持和拥护。到了70年代后期,才有一些年金基金,包括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在内,部分地改变了对指数投资的看法。进入80年代以后,美国股市日渐繁荣,指数基金逐渐开始吸引到了一部分投资者的注意力。直到九十年代以后,指数基金才真正获得了巨大发展。1994年到1996年是指数基金取得成功的三年。1994年,标准普尔500指数增长了1.3%,超过了市场上78%的股票基金的表现;1995年,标准普尔500指数取得了37%的增长率,超过了市场上85%的股票基金的表现;1996年,标准普尔500指数增长了23%,又一次超过了市场上75%的股票基金的表现。三年加在一起,市场上91%的股票基金的收益增长率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增长率,指数基金的概念开始在投资者的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获得了基金业的广泛注意,指数化投资策略的优势开始明显地显现出来。 据统计,美国机构投资者持有的指数基金资产在1980年为100亿美元,而到了1996年底,这部分指数基金资产的总额已经达到了10,000亿美元。个人投资者持有的指数基金资产也从1990年的40亿增加到了580亿美元。 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美国的指数基金已发展成一个规模庞大、种类丰富的基金业分支。现在美国最成功的指数基金管理人为先锋(Vanguard)和DFA(Dimensional Fund Advisors)。先锋所管理的指数基金已逾1,000亿美元,其旗下的先锋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Vanguard S&;P 500 Index Fund)在1997年全球基金排行榜中,以690亿的规模名列第二位。现在美国的各家基金管理公司,包括富达(FIDELITY)、美林(MERRILL LYNCH)、追发(DUEYFUS)等著名基金管理公司,基本上都管理着一只或多只指数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