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
华夏成长,华夏回报,华夏红利,华夏平稳增长,华夏优势增长,华夏现金增利,中小板ETF,上证50ETF,可以申购,其他的则停止申购华夏红利不错 申购指在基金成立后的存续期间,处于申购开放状态期内,投资者申请购买基金份额的行为。基金封闭期结束后,若申请购买开放式基金,习惯上称为基金申购,以区分在发行期内的认购。基金的申购,就是买进。上市的封闭式基金,买进方法同一般股票。开放式基金是以您欲申购之金额,除以买进当日基金净值,得到买进单位数。 申购费:是指投资者在基金存续期间向基金管理人购买基金份额时所支付的手续费。我国《开放式投资基金证券基金试点办法》规定,开放式基金可以收取申购费,但申购费率不得超过申购金额的5%。目前申购费费率通常在1.5%左右,并随申购金额的大小有相应的减让。 基金申购费率指投资人购买基金份额需支付的费用比率,投资者申购不同基金时,可能会因为申购金额的大小而申购费率有所不同。在这里,取费率最大值计算。[编辑本段]计算公式 开放式基金的申购金额里实际包括了申购费用和净申购金额两部分。申购费用可以按申购金额或净申购金额的一定比例计算。国内的做法一般是按申购的价款总额(含费用)乘以适用的费率计算申购费用,并从申购款中扣除。这就是(1)式的计算方法。但是,如后面所述,这种计算方法,将导致收取极其不合理的费用(参见(6)式及其解释)因此,经证监会批准,申购费用改为按(7)式进行计算。这样,就合理了。这样,如果按照前一种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则可得: 申购费用=申购金额×适用的申购费率 (1) 净申购金额=申购金额-申购费用 (2) 申购份数=净申购金额/申购当日的基金份额净值 (3) 这种计算方法是美国等海外市场通用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在采用“未知价法”的情况下,计算比较简便;此外,由于一般按申购金额增加采用递减的费率,可以避免出现按净申购金额计算会导致买的少的投资者实际交款可能高于买的多的投资者的不公平现象。 采用这种计算方法会使按净申购金额适用的费率略高于公布的费率。投资者如想了解按净申购金额计算适用的费率,只需作一个小的换算即可: 按净申购金额适用的费率=按申购金额适用的费率÷(1-按申购金额适用的费率) 例如,按申购金额适用的费率为2%,则: 按净申购金额适用的费率=2%÷(1-2%)=2.04%。(4) 实际上,上述计算方法是极不合理的。因为: 如果将(2)式移项,则可得到: 申购金额=净申购金额+申购费用 (5) 将(5)式代入(1)式可得: 申购费用=(净申购金额+申购费用)X适用的申购费率 =净申购金额X适用的申购费率+申购费用X适用的申购费率 (6) 由(6)式可见,申购费用包括两项:其中,第一项是按净申购金额计算的申购费用,是投资者应支付的合理费用;而第二项实际上是将申购费用当作申购金额重复收取的费用,这是投资者不应支付的额外费用,因而是不合理的费用。经过多年争取,证监会才决定将(1)式改为下式: 申购费用=净申购金额X适用的申购费率 (7) 也就是说,将(6)式中的第二项不合理的费用删除了,只收取第一项费用,这才是合理的。 将(7)式代入(5)式可得: 申购金额=净申购金额+净申购金额X适用的申购费率 =净申购金额X(1+适用的申购费率) (8) 将(8)式移项可得: 净申购金额=申购金额/(1+适用的申购费率) (9) 申购指在基金成立后的存续期间,处于申购开放状态期内,投资者申请购买基金份额的行为。基金封闭期结束后,若申请购买开放式基金,习惯上称为基金申购,以区分在发行期内的认购。基金的申购,就是买进。上市的封闭式基金,买进方法同一般股票。开放式基金是以您欲申购之金额,除以买进当日基金净值,得到买进单位数。 申购费:是指投资者在基金存续期间向基金管理人购买基金份额时所支付的手续费。我国《开放式投资基金证券基金试点办法》规定,开放式基金可以收取申购费,但申购费率不得超过申购金额的5%。目前申购费费率通常在1.5%左右,并随申购金额的大小有相应的减让。 基金申购费率指投资人购买基金份额需支付的费用比率,投资者申购不同基金时,可能会因为申购金额的大小而申购费率有所不同。在这里,取费率最大值计算。[编辑本段]计算公式 开放式基金的申购金额里实际包括了申购费用和净申购金额两部分。申购费用可以按申购金额或净申购金额的一定比例计算。国内的做法一般是按申购的价款总额(含费用)乘以适用的费率计算申购费用,并从申购款中扣除。这就是(1)式的计算方法。但是,如后面所述,这种计算方法,将导致收取极其不合理的费用(参见(6)式及其解释)因此,经证监会批准,申购费用改为按(7)式进行计算。这样,就合理了。这样,如果按照前一种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则可得: 申购费用=申购金额×适用的申购费率 (1) 净申购金额=申购金额-申购费用 (2) 申购份数=净申购金额/申购当日的基金份额净值 (3) 这种计算方法是美国等海外市场通用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在采用“未知价法”的情况下,计算比较简便;此外,由于一般按申购金额增加采用递减的费率,可以避免出现按净申购金额计算会导致买的少的投资者实际交款可能高于买的多的投资者的不公平现象。 采用这种计算方法会使按净申购金额适用的费率略高于公布的费率。投资者如想了解按净申购金额计算适用的费率,只需作一个小的换算即可: 按净申购金额适用的费率=按申购金额适用的费率÷(1-按申购金额适用的费率) 例如,按申购金额适用的费率为2%,则: 按净申购金额适用的费率=2%÷(1-2%)=2.04%。(4) 实际上,上述计算方法是极不合理的。因为: 如果将(2)式移项,则可得到: 申购金额=净申购金额+申购费用 (5) 将(5)式代入(1)式可得: 申购费用=(净申购金额+申购费用)X适用的申购费率 =净申购金额X适用的申购费率+申购费用X适用的申购费率 (6) 由(6)式可见,申购费用包括两项:其中,第一项是按净申购金额计算的申购费用,是投资者应支付的合理费用;而第二项实际上是将申购费用当作申购金额重复收取的费用,这是投资者不应支付的额外费用,因而是不合理的费用。经过多年争取,证监会才决定将(1)式改为下式: 申购费用=净申购金额X适用的申购费率 (7) 也就是说,将(6)式中的第二项不合理的费用删除了,只收取第一项费用,这才是合理的。 将(7)式代入(5)式可得: 申购金额=净申购金额+净申购金额X适用的申购费率 =净申购金额X(1+适用的申购费率) (8) 将(8)式移项可得: 净申购金额=申购金额/(1+适用的申购费率)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