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CFG全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 CFG全球 > 理财社区问答 > 详情
?
中国会发生养老金危机吗?
2024.11.11 09:35:53· 武汉股道天劫 浏览8次
1条回答
1F
中国养老金“空账”规模大约为1.3万亿,当期养老金的支付已经沦落到需要动用个人账户资金的地步,而这一数据2004年还仅为7400亿。对此,有政府官员称(百姓)不应该过分担心“空账”问题,中国如果出现养老金赤字,将会由“国家兜底”。有国家信用背书,参保人不用担心今后权益受损的问题。这种解决养老金“空账”问题的“奇怪”言论,令人顿生“所托非人”之慨。如果仅仅依赖国家信用背书,来兜底“空账”赤字,这样的解决方式无疑比养老金“空账”问题更糟糕。中国现在正面对“未富先老”,国民老无所依的窘境,养老压力空前剧烈。如何透过一个良好的制度来实现中国养老金增长率的正循环,是摆着决策者面前的一道重大民生难题。悲哀的“国家兜底”养老金赤字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昨日在中国和拉美养老金制度国际研讨会上透露,中国养老金“空账”规模大约为1.3万亿,而2004年该数字仅为7400亿。郑秉文称1.3万亿的“空账”是中国学习拉美制度不成功的表现之一。但一位“不愿具名的与会政府官员”认为:“不应该过分担心‘空账’问题,中国不同于拉美的地方之一,是中国如果出现养老金赤字,将会由国家兜底,个人账户资金虽然被用于支付当期养老金,但这是有国家信用背书的。参保人不用担心今后权益受损的问题”。国家信用背书,一个听起来“很牛很伟大”的措施口号。的确,国家信用背书,可以说是所有信用背书的最高信用保障。正是因为有国家信用作为一切经济运行的最后信用支持,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各国民众并没有急着上银行提现,从而避免发生银行挤兑这种最恶劣的金融市场崩盘事件的爆发,而全球各大金融机构也得以苟延残喘的躲过了破产清算的厄运。“学习中石油好榜样”的流氓逻辑欧美的经济模式表明,国家信用是在市场情况无比紧急,万不得已毫无办法的时候才会使用到。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才需要各国政府拿出信用背书。现在在我国养老金“空账”问题上(实则是亏空),已经发展到需要以国家信用背书来兜底的地步,难道中国养老金也发生了全面危机了吗?欧美动用国家信用救市,不过是抵御危机的临时办法。2008年9月15日华尔街投行雷曼兄弟破产保护至今,一直以来欧美各国坚持救市的根本是重建现代金融市场体系,而非维持过去模式,出了问题政府就动用国家信用救市。2008年末,布朗政府动用英国国家信用实施“国有化运动”拯救银行系统,亦在表明,国家信用背书背的是“救火员”的书,制度本身良性循环自我监管才是“治病”根本。从2004年的7400亿翻涨到2010年的1.3万亿,说明不断亏空的养老金问题已经到了异常严重的地步。但现在这位“不愿具名的与会政府官员”居然不提重建养老金制度的建言献策,反倒大谈特谈“国家兜底”、“国家信用背书”,令人难以理解。2007年~2008年,全球油价飙涨至147美元历史最高价,中石油叫嚣炼油亏损,让中央财政补贴其100亿。有了“国家兜底”的中石油,于2010年5月30日,在英国《金融时报》发布的全球500强企业排名榜单中,一举超过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企业。看来,我国的养老金管理者已经从中石油的“待遇”中,深深领悟了“国家兜底”的伟大不朽
2024.11.11 11:53:26 · 史经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