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CFG全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 CFG全球 > 理财社区问答 > 详情
?
建材下乡是什么意思?有哪些行业受益?有什么市场潜力?
2024.12.29 08:42:18· visa 浏览14次
1条回答
1F
简介  继“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后,中央又提出“建材下乡”。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抓住当前农村建房快速增长和建筑材料供给充裕的时机,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材下乡”,鼓励农民依法依规建设自用住房。  而按照工信部的计划,2010年还将着手推动“信息下乡”、“宽带下乡”、启动轻纺等消费品的农村市场等一系列措施。背景一、准备工作  关于“建材下乡”的消息,在市场上已经传闻许久。  在工信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自2009年初提出“建材下乡”建议以来,组织专家进行了多次研讨,并在2009年中国建材商大会上设专门议题,就“建材下乡”进行热议,会上得到了众多建材生产、流通、物流等相关产业链企业的积级响应,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好建议。随后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多次组织专家到典型市场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情况,研讨实施办法,为推进“建材下乡”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二、调查  为了提出实际可行的建议方案,使建材下乡政策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符,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按照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的指示,近期对我国的相关省市发放了建材下乡调查表,并专门组织专家和工作人员到典型市场和自然村进行了实地调查。  我们的调查选取了北京、河北、湖北、江苏、重庆、广西、浙江、黑龙江8等省市12个自然村,这些调查的省市中,除北京、江苏两个省3个村的人均年收入接近或超过万元外,其他大部分村的收入都在5000元左右,人均年收入为6193元,略高于全国农村居民收入(5000元)。这说明本次调查的调查点处于我国农村中等收入水平,基本可代表我国农村居民的大多数。三、情况分析  从目前的每户建房面积情况分析,凡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住房的居住面积都相对较大,最高的为360平方米(江苏),一般也在200平方米左右,而且多是2层以上建筑。北方及经济欠发达地区,一般都是二层(含二层)以下建筑,二层以上的建筑,目前大多采取框架结构,二层以下建筑大多仍是砖混结构。平均每户新建房屋费用为10.6万元。本次调查还表明,现在的农村居民建房大部分都进行装修,每户装修的费用一般占建房总额的1/3左右。四、调查结果  在调查中,2/3的建材商品是从建材市场(卖场)购买,1/3的建材商品从经销商或工厂购买,而大部份经销商的经营地点也是集中在建材市场(卖场)内。  在此次调查中共调查农户6372户,其中2010年拟新建房屋的农户有580户,拟新建房屋农户比率约为9%。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字,我国2008年农村人口为72135万人,以每户家庭3.27人(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计算,约有农户22060万户,以此次调查为依据,计算得出2010年全国拟新建房屋农户为1985.4万户。  基于以上调查数据,基本反应出目前农村居民的住、建房情况,经过反复论证,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设计提出了科学合理、简便、易执行的“建材下乡”实施建议方案,上报工信部联合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审议。市场潜力一、市场空间  农村自住需求有多大?通过实施“建材下乡”能够启动农村多大的内需空间?  目前,已经有相当多的建材企业对于进入农村地区“摩拳擦掌”。黑龙江省一家木业集团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以前该公司产品主要以出口为主,现在在国家大力启动内需的引导下,已经准备今年向国内包括农村地区拓展。  甚至有业内人士估计,“建材下乡”的需求量将是汽车和摩托车的3倍。  但是,多位农村专家却对此持比较谨慎的态度。  “对于农民来说,投资几千元买一件家电不是难事,但是购买建材则不同,它是以农民住房建设需求为基础的。”邓大才告诉本报记者,以他所调查的我国南部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来说,建一幢二层小楼至少需要8万到10万元,建一个三间平房也要五六万。所以,如果农民自身没有住房建设需求,靠建材补贴启动这部分消费效果十分有限。二、实际需求  中国社科院农村所杜志雄认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经历了两个建房高峰。一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后,农民收入有了根本性改变,农民自主用房建设数量随之大幅增加。二是90年代中期。当时农民住房增加主要体现为在原有基础上的改善性需求。  “从经济发展规律上说,现在中国农村是否即将进入第三个自住用房建设高峰,还有待证明。我个人认为,在城乡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中央出台这个政策,更有利于改善农村住房条件。”杜志雄说。  杜志雄建议,尽管“建材下乡”已经写入“一号文件”,但是不应该像“家电下乡”一样,在政策启动之前,先给企业或者地方下达硬性指标,而应该因地制宜,确定当地实际需求,再由此确定下乡产品数量。  邓大才认为,鉴于之前“家电下乡”和“汽车下乡”的一些经验,“建材下乡”过程中也要注意保证建材质量、降低产品价格、简化补贴环节等问题,让这项惠民措施真正能发挥作用。三、补贴形式  建材行业不仅品种众多,包括陶瓷、涂料、门窗、照明多个类别,而且每一种产品的品牌更是数不胜数。如何确定“建材下乡”目录产品的标准,是一大讨论焦点。  听说建材产品也要下下乡,一位农村小伙子这样说:“我们农村已开始时兴装修房屋了,希望装修材料下乡来。我们不讲究档次,只要便宜实惠。”目前,福建建材下乡项目已进入调研阶段,下乡产品、补贴方式、补贴对象等具体细节都在商议内容之中。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比较受相关部门关注的补贴模式已有参考方向——在此前重庆召开的商务部建材下乡调研会上已有雏形:补贴对象暂定为农村消费者,补贴品种不能违反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暂不采取招投标形式,可实施按限定面积补贴的形式,例如建筑成本补贴60%,装饰成本补贴40%等。四、效益  山东省相关负责人日前介绍说,山东省农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程启动一年来,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实施建材下乡、开展农村住房信贷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初步实现了“群众得实惠、企业得市场、发展得空间、党政得民心”,成为山东省保增长、惠民生的一大亮点。  有专家提醒企业注意,根据前段家电下乡的经验,建材产品进入农村市场一定要防止假冒伪劣、虚假广告和欺诈行为,真正服务于消费者。受益行业一、介绍  国家“将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材下乡’”,主要是励农民依法依规建设自用住房,支持建材消费。有关券商预计,建材下乡相关政策有可能在年后出台。和以往不同,这则“下乡”的火花被大盘的连连阴雨浇得不见踪影。但专家指出,投资者或可利用此机会做功课关注相关个股的机会。  申万厦门营业部分析师陈惠明分析,建材行业品种复杂,操作起来比家电、汽车难度大得多,对于何种品种会入选,目前还没有相关信息透露。预计一旦要实行,可能会侧重于新型节能建材。如节能型的门窗、墙体等,这样既符合节能减排大方向,又易于操作,容易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依据此思路,陈惠明表示,投资者多研究主营或涉及新型建材的企业,如北新建材、海螺型材、栋梁新材等。至于水泥股,因区域性强,可适当关注行业龙头和区域龙头,如海螺水泥、冀东水泥、华新水泥、天山股份等。   建材下乡将给亿万农民带来新实惠继家电、汽车、摩托车三下乡政策烧旺农村消费这把“火”后,我国将积极培育农村消费新增长点。近日发布的2010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材下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多种形式支持农民依法依规建设自用住房。二、受益相关  受惠于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举措和刺激消费政策的拉动,2009年农村消费增长速度首次超过城市。统计显示,2009年全年我国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比城市快0.2个百分点。  “‘建材下乡’是农村消费新增长点,因为无论是农村住房改善还是危房改造都需要大量的建材,刺激消费的空间巨大,也有利于改善民生。”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司长常晓村说。  业内人士表示,通过实施建材下乡政策,农村市场对水泥、钢材及玻璃的需求量将大幅增长,这将带动相关企业的产销趋旺。  在谈到这一政策的进展时,常晓村表示,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等部门正在会商中,到底是通过家电下乡的网络,还是结合住房城乡建设部的危房改造试点,目前还没有具体实施方案。  为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战略部署,2009年中央安排40亿元资金开展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中央补助标准为每户平均5000元,在此基础上对东北、西北和华北等三北地区试点范围内农村危房改造建筑节能示范户每户再增加2000元补助。各地在确保完成危房改造任务的前提下,结合翻建新建、修缮加固等不同情况自行确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分类补助标准。  2010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在基本保持现有试点范围、补助对象、建设标准等不变的情况下,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  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国有林区(场)、垦区棚户区改造,继续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加强村镇规划,引导农民建设富有地方特点、民族特色、传统风貌的安全节能环保型住房。
2024.12.29 13:49:54 · 魏经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