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CFG全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 CFG全球 > 理财社区问答 > 详情
?
在危机下,我国的市场有哪些调整
2019.08.09 03:47:15· hondae 浏览34次
1条回答
1F
(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居民消费信心。金融危机加大了居民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强化了人们的持币动机。消费者感到生活负担加重,为应付今后的消费,被迫缩减当前消费支出。调整消费结构首先要保证即期消费总量不出现较大萎缩,关键在于减少未来消费支出的不确定因素,增强居民消费信心。重点要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入手,加强对居民生存性支出的保障。我国居民在医疗、居住、教育等方面的支出超出了同组别的世界一般水平,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历史欠账造成的,是“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等问题的集中反映。应对金融危机,在扩大投资,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要集中解决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二)推动农村消费结构升级,缩小城乡消费差距。长期来看,我国最大的消费市场在农村。据测算,我国农村居民每实现1000亿元的最终消费,将对国民经济产生2356亿元的消费需求。推动农村消费结构升级,第一,继续开发农村消费市场。目前农村地区冰箱、空调和电脑等传统消费品的普及率仅为城镇的27.5%、9%和7%,要继续开展“家电下乡”活动,提高政府补贴水平,简化补贴手续,调整家电品类。第二,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要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的收入增长潜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在户籍制度等方面消除城市化壁垒,扩大非农就业。第三,改善农村地区的消费环境。目前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户的收入水平已接近或达到城镇中低收入户的收入水平,家电普及率仍明显低于后者,这与农村的消费环境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有关。(三)积极发展消费信贷,引导适度负债消费。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实质问题并不在信用消费方式本身,而在于信用消费的过度。适度的信用消费可以使生产与消费进入良性循环,同时使消费者提前购买到耐用消费品,改善当前生活状况。我国的消费信贷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应当进一步发挥消费信贷对消费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要加强鼓励和引导,倡导健康、适度的信用消费观念,调整传统保守的消费模式。国家要加快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健全消费信贷法制环境。消费信贷机构要加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消费信贷产品创新与推广,改变信贷产品单一的状况,积极拓展消费信贷供给渠道,形成多层次的、面向不同群体的消费信贷市场。
2019.08.09 13:49:38 · 喻经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