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CFG全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 CFG全球 > 理财社区问答 > 详情
?
工行的电子银行相比中国银行有什么优势?
2020.11.15 11:33:08· 老李采刀 浏览17次
1条回答
1F
2003年的11月,工行率先提出“把‘您身边的银行’办成‘家中的银行’”这句脍炙人口的承诺。银行真的搬到家里来了吗?我们真的可以足不出户办理各种银行业务了吗? 发展电子银行业务是中国本土国有银行的自发性选择。这种选择适应了银行服务个性化时代的来临。在推动个性化服务方面,电子银行有着网点和柜台无法比拟的优势 早在几年前,联想公司在各个大楼、人群熙攘处立的那个广告牌子想必您一定记忆犹新: 画面左边,是一个中国的古老发明―――算盘;右边,是一个同样大小尺度的、现代人学习办公必不可少的―――电脑键盘。从圆圆的算盘珠儿到方方正正的按键,这看似简单的形状变化却跨越了几千年,使人类进入了电子信息化的时代。  用搜索引擎输入“银行”来查询有关于银行的解释、信息,出现了“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电子银行”等多种银行概念,关于如何使用这些“新兴”银行相关新闻和信息更是一天也看不完。信息技术正在和已经改变着银行的传统概念,扩大着它的内涵和外延。 2003年的11月,工行率先提出“把‘您身边的银行’办成‘家中的银行’”这句脍炙人口的承诺。银行真的搬到家里来了吗?我们真的可以足不出户办理各种银行业务了吗?那么以后这些在身边的银行能够办理哪些业务呢?带着一系列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工行电子银行中心的常务副总经理李育华。 工行电子银行中心,不同于工行其他部门,不是设在地处北京金融街的天银大厦内,而是设在北京市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关村硅谷。  这一中一北的地理差别,似乎在提示着人们它与众不同的功能作用。 为什么要把银行搬入家中 电子银行业务是网络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随着上世纪90年代银行卡、ATM、POS在我国的逐步推广应用,国内电子银行业务开始萌芽 记者:电子银行,最早是国外的产物,这种“洋为中用”的舶来品,是不是单纯的照搬呢?工行这个国有大行开展网上银行业务最实际的意义是什么? 李育华:电子银行的开发有它必然的产生背景和开发缘由。随着上世纪90年代银行卡、ATM、POS在我国的逐步推广应用,国内电子银行业务开始萌芽。在上海、北京、广东、深圳等部分经济发达地区,陆续出现了网上银行、电话银行、企业银行以及自助银行等电子银行的新产品。但是,当时银行业还没有电子银行的明确概念。  工商银行在国内同业中率先把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诸多产品和服务归为一类,推出了电子银行业务的概念。工商银行的电子银行是从2000年开始发展的,那时候银行的柜面压力很重,而且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扩展,柜面压力将成不断扩大的趋势。既要缓解柜台业务压力,又要开发出更多的新的有竞争力的产品,要解决这个矛盾,电子银行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另外,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金融业不仅面临国内银行之间的竞争,还要参与外资银行竞争,而电子银行则是银行参与竞争的利器。  电子银行业务是网络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电子银行则是银行业务和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是银行业创新的先导,银行的创新首先是电子银行的创新。面对激烈竞争,谁在发展电子银行业务中占领市场和求得发展的先机,谁就能在金融同业中赢得竞争优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无论是缓解柜台压力还是提高盈利能力,必须用新的思路进行跨越式的发展,改变陈旧的观念。工行提出了“水泥+鼠标”的道路,强化鼠标的作用,就是要创新、强化电子银行这一新生工具,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竞争。
2020.11.16 15:52:07 · 严经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