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
这是由量变转换成为了质变,如一个公司的股票的总量是确定的,一种商品期货其仓单总量是确定的,一种类型的债券,其发行总量是确定的,这时候的零合游戏的过程就可以充分反映在价格上。但是货币不一样,首先,在货币市场中,货币的总量是不确定的,并且是不可统计的,因为你不可能累加所有的流通货币(M0)到货币交易市场中去,所以,在货币市场中的货币总量是一个变量;其次你不可能通过两种货币之间的相互比率来确定所有的供需关系,毕竟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流动价值,你持有的时间越长,相对持有初期的货币价值增量就越多(利息),而两种货币之间的比率虽然在变动,但是持有货币的时间价值的差是固定的,这种状况下,你所确定的供需关系的比例是由利差决定的,而不是由价格决定的,所以不可能达到零合,只有当价格合价值都是常量的时候你才能达到零合交易所确定的相互关系。 所以我们说外汇市场中的零合交易只具有象征意义,不具备实际意义。 外汇市场是一个有多方参与的市场,但是最主要的参与者是发钞行,即中央银行,所以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认为中央银行是赢家,但是当一种货币不受中央银行控制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认为中央银行是输家(1992年的英镑,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至于我们平时做外汇买卖,我们的交易对象,一定是商业银行(现在也有中介商,但是不多),即使是有中介商的参与,其最终清算也一定是一个商业银行来执行,而商业银行的最终交易对象一定是发钞行,因为货币有发行-流通-回笼-再发行的过程. 所以,我们买卖外汇的最终交易对象是你现在所持有的货币的发钞行,因为发钞行要支付你利息。如果不考虑最终的清算的话,那么一般来说,我们交易的对象就是商业银行,其实中介商也是从商业银行拿价格(不是价值,是价格),只不过它可能会再价格上做一点手脚获得相应的利润之后再给你。至于商业银行再找谁去平盘也好还是冲销你的交易也好,那是他的事情,已经与你无关了。 说到赚钱和亏钱,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了,因为没有可对比性,货币的交易不像其它商品交易,你交易其它商品的时候,你最终可以用一种货币来衡量其价值的变化,可是货币本身就是衡量标准,你该怎么衡量他的大小呢?通常情况下,我们会用购买力平价来衡量货币的使用价值的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