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CFG全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 CFG全球 > 理财社区问答 > 详情
?
会计学里实际成本法与计划成本法的区别?
2025.01.18 03:50:18· 炒股小绵羊 浏览26次
1条回答
1F
这2种方法,是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选择的2种不同的购入原材料的入账方法。实际成本法适用于购货不多的中小企业。因为是按购货金额直接计入帐户,所以可以直接的反应每一次进货的金额。缺点是工作量太大,不适合大型企业。计划成本法适用于购货很多并且很杂乱的大型企业。因为是根据预先定下的金额计入帐户的,和实际购入的批次、质量、价格波动无关,所以入账很简单。缺点是不能直接反应实际数值,不适合小型企业。那个“材料成本差异”的东东,就是计算计划成本法里面因为预先定价和实际价格的差异而造成的不同。因为入账的时候是用计划成本,所以这东东简单的来说就是把计划成本(贷方的材料采购)加上或者减去一个差额(材料成本差异),使得计划成本等于实际成本(借方的材料采购)。计划成本大于实际成本,称之为节约。借:材料采购,贷:材料成本差异。计划成本小于实际成本,称之为超支。借:材料成本差异,贷:材料采购。材料采购科目和其他资产类科目不同,并非借加贷减,而是借方反应实际成本,贷方反应计划成本。和加减无关。一,计划成本法1,对所有原料品种自制计划单价(计划单价不能超过实际价的10%)。2,财务通过“材料采购”科目并在月底通过“材料成本差异”计算成本。3,适合企业的车间核算或车间部门考核及二级核算。二,实际成本法1,仓库入库材料按实际价入库。2,财务按“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加权平均”法计算成本。3,适合流通领域。三,区别1,公司的大小及性质决定。2,材料的品种的多少,成本的核算方法决定。3,领导的决策能力来决定实际成本法:购入材料时按实际成本,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领用及销售时时:借:成本、费用、在建工程、其他业务成本等相关科目贷:原材料计划成本法:购入时按实际成本借:材料采购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按计划成本入库时(转本月材料按计划价入库):借:原材料计划价贷:材料采购计划价领用时:借:成本、费用、在建工程、其他业务成本等相关科目贷:原材料计划价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借方为超支差,即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材料成本差异贷方为节约差,材料成本差异为借方余额,上述分录中此科目为贷方蓝字,如材料成本差异为贷方余额,则上述分录中此科目为贷方线红字。如是在建工程领料,月末要包括差异在内,计算进项税额转出。转本月材料暂估入库借:原材料(不含增值税的暂估,蓝字)贷:应付账款-应付原材料-暂估这种情况是在发票没到,但材料已到的情况,发票是与往来和费用相关的,发票没来,不可以挂真实往来账,发票没到,材料入库只能暂估。企业一般没有领用出的材料并且发票没来的,很多都不暂估,很多企业实务上暂估材料的都是发票没到,但已入成本、费用的材料,也就是说已经领用的,我们这里的税局视同暂估的材料全部领用出库,是不可以税前列支的,所以在年底调整所得税时要做为纳税调整增加项。冲上月材料暂估入库与上个分录相同,只是红字,次月要冲回,但实际中材料的位置没有移动,所以叫假退库。还有一点,就是计划成本法下,暂估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应付原材料-暂估借方原材料按不含增值税的金额暂估,而且按计划价格暂估,发票来时按计划价冲暂估,按实际价格入库(财务账上是材料采购科目),月末转入原材料科目,差额为材料成本差异。月末材料采购科目无余额,余额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分录为,借:材料成本差异贷:材料采购或相反发票没来,材料来了月末要暂估。发票来了,材料没来,就挂在途物资。月末在大库稽核时材料入库单回来后与采购部的入库单抓不上对,次月来时抓上对后再一起按计划价入库。.请各位高手帮个忙
2025.01.18 07:50:41 · 江经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