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
这个开不开票,什么时候开,我认为对公司在“税”和“利”上如策略不好区别就很大了,因开发票是销售环节,税法规定只要确定收入就得交税,不管原是小规模纳税人还是现在的一般纳税人同样交税,如是购进环节进项税额可抵扣税款,早开票早有抵扣税额,那肯定对公司有利。公司变成一般纳税就意味着可按进项发票税抵扣销售税一种形式交税而已,在这个转变“身份”过程中,增值税条例是有严格的规定,进项税额可不可抵扣也是有严格区分的,规定原是小规模纳税人帐务核算的进项税款同样不能抵扣,要到你真正转变为一般纳税人的形式下才能抵扣。你不开票当然就没有销售收入,以后开具的,同样交税,由原按营业收入的3%变成现在按发票17%交税,如你没更多的进项税可抵扣,税负肯定比原按3%高多了,如一个产品,原材料和税金进入成本,现又没进项税可抵扣,按17%纳税,你觉得划算吗?!你先权衡一下。你公司目前肯定没进项税额,如等到认定进项税有了才开票,推迟开票要到何时;假设有进项可抵扣的,这次购进材料的进项税额抵扣上次产品的税,这次购进材料形成的产品用什么来抵扣呢,话也说回来,允不允许抵扣国税说了算,你公司从现在起,帐务上的进项税,国税会严格按规定认定税额的,你公司会有一个过度期,在这个过渡期里,原以小规模纳税人核算方式生产出的产品是不允许开专用发票的,但也说不准,国税不查帐,视而不见呢,所以说,国税认定人员就有很大的权力,是何时开票,他一句就能说出弊和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