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
欧洲在17、18世纪,尤其是在17世纪的时候,连年征战。因为当时的欧洲国家有很多殖民地,它们打非洲、打南美洲、打亚洲,各国打得民穷财尽,怎么办呢?于是它们就开始发行战争债券,还不起就开始打白条。 白条打了之后还是要还的,可是仍然还不起,于是就发明了股票市场。Stock原本的意思就是白条。 白条市场,就是欺骗股民,把白条卖给股民。这是欧洲人做的事,我们把它翻译成了股票。通过股票市场给了它一个新的概念。什么概念?这些白条是很有价值的。价值在哪里呢?那就是白条带来的未来的现金流。东印度公司从中国以及其他国家掠夺来的黄金白银,这就是你未来的财富。因为你买了白条之后,有东印度公司将来掠夺的财富,这些白条就有价值了。 第一批人被骗了,买了,价格拉高了,再骗第二批。第二批又被骗了,价格拉得更高了,再骗第三批,就这样一直骗下去,骗到最后一批,股市崩盘了,而且连续崩盘三次。到了1720年,各国拟定了"泡沫法案"。因为每一次都是价格炒得太高,形成泡沫,然后崩盘,所以"泡沫法案"就禁止这些上市公司(当时叫股份有限公司)运作,时间长达100年之久,甚至禁止银行运作。法国的银行禁令长达150年之久,因为很多人向银行借钱炒股,结果造成了泡沫的出现。这是欧洲股市的情况。我们在一百多年之后的1840年,引进了这种股份有限公司。1872年,诞生了中国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局。随后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从一家变成了三十家,包括招商局开的煤矿、上海机械织布局,还有很多其他行业的公司,包括牛奶、电灯、铜矿、保险、铁路等,有三十多家。1840年,随着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国门,清帝国被迫对外开埠通商,股份制公司以及股票交易就这样踏上了东方的土地。由于最初没有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大多在茶馆中进行。那时,每天早上,股票经理会来到一些著名的茶馆,与买家一边聊天、喝茶,一边完成交易。随着股份制潮流涌动,上海、北平、天津、广州、武汉先后掀起了设立交易所的热潮。到1921年最高潮时,中国的交易所数目已接近两百家,位居全球第一。然而,畸形的发展却让早期的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三次大崩盘。 欧洲经历的股市崩盘是从18世纪初开始的,而我们是从19世纪开始的。在这一点上,我们没有比美国和欧洲落后太多。我们的水平甚至跟美国差不多。中国的股市崩盘有三次:第一次,1872年;第二次,1910年;第三次,1921年。美国在我们之后,192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