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CFG全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 CFG全球 > 理财社区问答 > 详情
?
钢材期货钢材期货交易流程
2019.04.18 13:59:02· bocai213 浏览29次
1条回答
1F
钢材期货钢材期货交易流程钢材期货钢材期货交易期货交易流程什么是钢材期货?钢材期货就是以钢材为标的物的期货品种期货品种,可以交易的钢材期货是螺纹钢期货和线材期货.对于这样一个世界钢材的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贸易大国,2005年2月28日宝钢"被迫"接受国际矿业巨头铁矿石大幅涨价的要求后,国内业界对恢复钢材期货交易期货交易的呼声也日渐高涨.如何成为国际钢材定价中心,维护中国的经济利益,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焦点.上海期货交易期货交易所早在2000年1月就成立了线材期货品种期货品种开发课题组,并已向中国证监会呈报了开展钢材期货交易期货交易的申请.这意味着"隐身"11年后,钢材期货有望重返江湖.上海期货交易期货交易所的前身曾在1994年初推出过直径6.5毫米线材期货合约,成交量总计达100多万吨.但由于当时国内法规制度建设滞后,交易量大、流通性强的期货大品种缺乏良好的运作环境,线材期货交易期货交易后期出现了过分投机的违规现象.1994年3月,国务院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暂停了线材期货交易期货交易.一、国内钢材期货交易期货交易回顾与总结(一)国内钢材期货交易期货交易的历史回顾1、当时线材期货合约的上市背景及交易情况20世纪80年代后期建立的钢材现货批发市场,改变了生产计划由国家规定、产品由国家分配的传统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钢材生产企业面向市场、适应市场的能力,也为建立统一、高效、通畅的钢材流通体系打下了基础.但当时普遍出现的"三角债"以及由现货市场本身的缺陷如信息不畅、交易缺少公开性所带来的问题,困扰着钢材生产和经营企业,制约了钢材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人们急需找到一条履约率高、质量有保障、能产生权威价格的有效途径,线材期货品种期货品种正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钢材流通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应运而生.1993年3月,苏州商品交易所率先推出了φ6.5mm线材期货交易期货交易,之后,天津联合期货交易期货交易所、沈阳商品交易所、重庆商品交易所、上海建筑材料交易所和北京商品交易所也相继推出该品种的期货合约.1993年至1994年,我国的经济正处于特定的起步发展阶段,一方面,由于线材是基本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产品,市场需求面广量大,线材期货交易期货交易一推出,马上得到钢厂、物资流通企业和使用厂家的积极响应,另一方面,由于当时的银行资金相对宽松,因而催化了新上市的线材期货品种期货品种的交易规模迅速扩大.这期间全国线材期货交易期货交易累计成交总量达到4.52多亿吨,成交金额计1.32多万亿元,交割总量251多万吨,成为当时全国成交量最大的商品期货品.2、当时线材期货价格走势回顾1993年至1994年间,受线材价格变化因素的影响,线材期货合约价格波动频繁、波幅较大.线材期货价格走势大体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1993年3月至6月),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钢材需求迅猛增长,线材现货价格由1700元/吨一路攀升,至1993年上半年,市场价格突破了4000元/吨.作为现货市场价格的预期,线材期货价在1993年年初,高位运行于4000元/吨左右,与当时的现货价保持同步.第二阶段(1993年7月至11月),受国家紧缩政策的影响,钢材市场需求减少,而国内钢材产量和国外进口继续增加,线材现货价格迅猛下跌,由最高时的4200元/吨降至2620元/吨,跌幅达37.62%.线材期货价提前于现货价急速下跌,如三个月的期货价由最高4270元/吨跌至2347元/吨,跌幅达45.04%.第三阶段(1993年12月至1994年1月),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形成的泡沫,给市场带来通货膨胀的趋势,在这种趋势的拉动下,加之银根松动的配合,现货价格出现短期回升,而期货价格在交易者的推波助澜下,先于现货价迅速反弹,最高价位为3840元/吨,超过了当时的现货价.第四阶段(1994年2月后),国家采取了抑制通货膨胀的调控措施,社会需求不旺,加之钢材库存过大、进口过多,期货价格一路回落.(二)线材期货交易期货交易的经验总结线材期货品种期货品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好品种.1993年,中国的期货交易期货交易所在没有任何国际参照物的情况下,首创线材期货品种期货品种并成功上市,这在世界期货交易期货交易史上具有突破性的意义.1、线材期货交易期货交易中的价格发现功能线材期货上市交易后,由于参与者众多、成交量大、流通性强,所以价格的预期性较为真实、可靠.分析苏州商品交易所线材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对比走势图可以看到:1993年6月份以前,受供需影响,期价在4000元/吨左右高位运行,与当时的现货价格保持同步;6月份以后,国家宏观调控措施逐步到位,在交易者合理预期下,期价先于现货价下调至2340元/吨;当年年底,由于大规模基建项目上马,引发交易者对远期价格看好,期价又呈远期升水态势;而到1994年年初,面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紧实现,期价又掉头向下,此后,再未高过国家计委规定的指导价.整个过程中,在一般月份没有出现期价远远偏离现货价的情况,而到交割月份期价又基本与现货价接轨.另外,与开设期货交易期货交易前的现货价格波动比较,1992年,现货市场上,φ6.5线材最高价4400元/吨,最低价1600元/吨,而期货价最高4270元/吨,最低2340元/吨,减少波动870元/吨.期价起到了削峰填谷的调整作用.由此可见,在近两年的期货交易期货交易中,线材的期货价格走势是贴近实际,比较理性的,基本上真实反映了我国政治、经济因素对期货市场的影响.2、线材期货交易期货交易为企业提供了回避风险的渠道正因为成交活跃及期货价格走势相对合理,使得钢材市场的各类主体可以利用期货市场来回避现货价格风险.在线材期货交易期货交易中,曾涌现了一些成功的套期保值案例.如苏州商品交易所线材上市之初,只有苏州、南京两家地方钢铁企业参加,随着套保功能的发挥,一年后发展到华东地区生产线材的大中型钢厂相继入市,其他地区的主要钢厂也都以不同形式参与了线材的套期保值交易.在期货价格的两波大跌势中,一些钢厂在高价位时按生产计划在远期合约上抛售,既实现了销售,又确保了贷款及时回笼,免受了"三角债"之苦,还避免了现货价大跌带来的重大损失.3、线材期货交易期货交易为钢材流通创造了规范的交易环境线材期货交易期货交易以公开竞价、计算机撮合成交为手段,改革传统落后的交易方式,规范了交易行为,为钢材流通创造了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保证了交易的透明度.(三)线材期货交易期货交易的教训1、线材期货交易期货交易的价格发现功能有所体现,但套期保值功能尚不成熟在线材期货交易期货交易中,首钢、鞍钢、唐钢、包钢等一些国有大中型钢厂曾以不同形式参与了套期保值交易.但是,由于当时的市场发育不成熟,对套期保值尚没有一套健全的管理办法,不少市场参与者对套期保值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运用,在交易过程中,遇到行情波动,便一改初衷,参与投机,从而误失套保良机,造成损失.2、线材期货交易期货交易后期,风险管理存在问题,造成投机过度线材期货上市交易期间,由于当时国内期货市场尚处于试点阶段,市场管理者、交易者尚未成熟,表现在:第一,期货合约设计不尽合理;第二,交割仓库布局不够合理,如苏州商品交易所的线材交割仓库集中在华东地区,使投机者操纵市场有机可乘.没有建立品牌交割制度,交割量不宜控制,交割质量缺乏保证,容易产生纠纷;第三,各项法规制度建设滞后,整个市场缺乏严格的风险管理规范和抵抗风险的能力;第四,交易者缺少科学、合理的投资意识,一些管理部门对期货市场存在一些不正确的看法.二、钢材期货重新上市交易的意义(一)有利于提高我国钢材的国际定价权由于钢材的重要性,国际上一些交易所已经或正在准备推出钢材期货交易期货交易.印度大宗商品交易所(MCX)在2004年3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在交易所交易的钢材期货合约.而在过去3年,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也一直在紧锣密鼓地准备钢材期货的推出,测试钢材期货电子交易平台并进行模拟交易,以100%确保其运行可靠.纽约商品交易所副总裁罗伯特·赖文(RobertLevin)称不久将推出钢材期货,并准备上市道琼斯钢材价格指数的期货交易期货交易.进入21世纪后我国钢铁产量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从2001-2004年,我国钢材产量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幅,2004年中国钢铁行业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推动下,除产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外,产品结构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全年生铁、钢和钢铁分别完成2.5亿吨、2.7亿吨和2.97亿吨,同比分别增长24.12%、23.19%和23.49%,增速分别比2003年提高4.47个、2.04个和1.96个百分点.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产钢500万吨以上的企业由13家增加到15家,占全国钢产量的45%.
2019.04.19 01:51:22 · 陈经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