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F
扬。
同时
,
国家采用上网发行方式有从股市中分流资金的作用。
1998
年
8
月
,
财政部向国有
商业银行增发
1000
亿长期国债
,
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
对股市构成较大的利好。
3.
产业政策
行业股价波动受政府产业政策的较强影响
,
政府的产业政策会鼓励特定行业发展
,
使该行
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将可能增加
,
从而使该特定行业股价上涨
,
否则将下跌。
4.
监管政策
管理层对股市的监管政策对我国股市的中短期走势具有极大的影响。
监管政策的工具主要
有
:
管理层对证券市场的定位、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律法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舆论导
向等。例如
,1994
年
7
月底
,
由于国家实施宏观调控
,
经济收缩
,
股市持续低迷
,
证监会推出
包括限制新股上市及讨论扩大资金入市范围的三大政策救市
,
刺激沪市从
333
点经过两个
多月
,
达到当年最高点
1052
点。
1995
年
5
月
,
由于关闭国债期货市场
,
刺激股市出现连续到
期的暴涨。
1999
年
6
月
,
《人民日报》的社论使市场人士认同了
1450
点的政策底部
,
沪市
在《证券法》实施前上冲到
1756
点的历史高位。
三、微观经济因素
在影响股价波动微观经济因素中
,
上市公司是决定自身股价的主要因素。
1.
公司业绩及成长性公司业绩反映当前企业的经营水平
,
体现为股票的现价
,
而公司成长
性则反映企业未来发展前景
,
决定股价的长期走势。
(1)
公司业绩
公司业绩集中表现在公司各种财务指标上
,
影响股价的公司业绩方面的因素主要有
:
公司净资产
股票作为资产所有权和投资效益的凭证
,
每一股代表一定数量的净资产值。
一
般而言
,
公司资产净值增加
,
股价上扬
;
资产净值减少
,
股价下跌。
盈利水平
每股税后利润表示公司的盈利水平
,
市盈率则是股票市价与税后利润的比值
,
两
者集中反映了公司业绩的好坏。
公司的派息
公司采取什么样的派息方式对股价有重要影响
,
体现了公司的经营能力和发
展潜力。
股票拆细和股本扩张
股票拆细和股本扩张一般会刺激股价上升。
在我国股市
,
股本扩张对
股价波动具有很大影响
,
一直是二级市场炒作的题材。
增资和减资
公司因业务需要增加资本额和发行新股
,
将使每股净资产下降
,
促成股价下跌
,
但对高成长性公司而言
,
增资意味着增强公司实力
,
带来更多回报
,
股价可能还会上涨。
营业额
营业额增加
,
表明公司销售能力增强
,
利润增加
,
促使股价上涨。
(2)
公司成长性
行业
公司所处行业的成长性及行业的发展阶段是公司成长性基础条件
,
行业的兴衰很大
程度上决定了上市公司发展前途与成长空间。
竞争地位
公司在行业竞争中所处的地位
,
直接关系到它的生存及盈利的稳定增长。
企业竞
争能力强弱及竞争地位高低是由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市场开拓能力及占有率、资本与规
模效益、新产品开发能力决定的。经营效率
公司经营效率主要表现为生产能力、经营能
力的利用程度是否充分。
2
、资产重组与收购
上市公司为了实现规模效益或扭亏为盈
,
采取兼并重组方式
,
对公司进行重大的组织变动。
我国的许多亏损或微利的国有大中型上市公司通过资产重组
,
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
型。目前
,
资产重组的模式主要有资产置换、优质资产注入和不良资产的剥离。
1998
年
,
由于资产重组题材的挖掘和重组个股大范围的炒作
,
股市爆发了井喷式飙升行情。上市公
司的收购是股市最具有活力的现象
,
举牌收购往往伴随着股价的急升。
3
、行业
上市公司所属的行业对股价波动有较大的影响。
从行业生命周期看
,
一般在初创期
,
盈利少
,
风险大
,
股价较低
;
成本期内利润剧增
,
支持行业总体股价水平上升
,
成熟期内盈利相对稳
定
,
股价平稳
,
而衰退期盈利普遍减少
,
股价则呈跌势。我国产业生命周期处于初创期或成
长期的朝阳产业主要有
:
电子信息产业
(
电子计算机及软件、通讯
)
、高科技
(
新材料、新能
源、环保、海洋工程、新型建材、光电机一体化
)
生物医药工程等。
四、市场因素
市场是反映股票供求的环境
,
且使供求相交
,
最终形成股票价格的条件
,
因此市场的供求、
市场投资者的构成、市场总体价格波动、交易制度和工具、市场心理因素等都会影响到股
价。
1.
市场供求
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了股价的中短期走势。作为初兴市场的我国股市
,
股价主要由股
市本身的供求决定
,
即由股票的总量和股市资金总量决定。公布新股发行上市规模和掌握
上市节奏已成为管理层调控二级市场供求关系影响股价总体水平的重要手段。例如
,1996
年以前
,
新股上市一直是制约股价升跌的主要因素。
在股票供给一定的情况下
,
股市的资金
总量在价格形成中起主导作用
,
我国股市的资金总量对价格波动有决定性影响
,
且两者之
间呈正相关关系。
2.
市场投资者的构成
我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包括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
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资金结
构、股票投资者的职业背景、文化程度、月收入构成等对股价波动会产生影响。
3.
市场总体价格波动
股票市场总体价格波动对特定股票的影响是指特定股票价格与股市行情的相关关系
,
我国
股市价格波动的特点是齐涨齐跌
,
个股之间的风险差异小
,
市场的总体风险占主导地位
,
个
股股价的市场影响占股价变动因素的
50%
以上。
4.
交易制度和工具
我国的股市由于起步晚
,
可以根据国外股市发展的历史经验选择交易制度
,
可以直接采用
最先进的交易和通讯技术。
连续竞价
,
电脑撮合的交易制度并未增加股价的波动幅度
,
无形
席位制加快了交易速度
,
减少了股价扰动。
5.
市场操纵
市场操纵者主要是实力雄厚的大机构
,
他们通过控制个股涨跌方向和程度
,
甚至联手操纵
板块的走势进而影响大盘走势
,
使股价过高或过低
,
从中获得额外收益。
6.
市场心理预期
投资者的心理因素是买卖股票的重要因素
,
众多投资者的心理预期交互影响形成市场心理
预期
,
对股价的走势产生较强的影响。
五、影响股价波动的非经济因素
就股市而言
,
一般意义上的非经济因素主要是指自然灾害、战争以及政治局势变动等等。
这些事件一旦发生就会影响股价的波动。
这种影响有两个特点
:
一是暂时性的影响
;
二是从
总体上通过对经济的影响间接实现的。
1.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对股价影响产生于灾害对实物资产的损害。
灾害发生时
,
影响了生产
,
股价随之下
跌
,
但是另一方面
,
灾后的重建
,
刺激生产的扩张
,
相关行业的股价会有一定程度的上升。
2.
战争
战争期间社会生产力严重破坏
,
所有经济活动都得围绕战争展开
,
造成对股市极大的影响。
3.
政治局势变动
政治局势变动因素包括
:
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更替
,
政府换届
,
国际重大政治活动等等。例如
我国大陆和台湾两岸关系紧张
,
对股市投资者产生心理影响。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可能会从政策、资金、国际环境等等来找答案,这是不错的,尤其是
政策因素的影响,
永远是伴随着股市运行的;
资金就更不用说了,有资金流入,
股市当然上
涨,流出即下跌了;国际环境
——
包括汇率、主要股票、期货市场价格变化、战争等等都会
影响到国内股票市场。
但是,
很多人都忽视了重要的一点:
股票市场具有它自身的运行规律!
股票的买和卖,
其实就是买卖双方的心理博弈,
成交价格是买卖双方的利益平衡点,
所有的
因素最终都通过买卖双方的心理反映到价格上来。
所以,
股票市场的运行是以市场信心为基
础的。是市场心理的具体反映:低买高卖、快涨回调、急跌反抽,这都能解释为:市场上取
得某种共识
——
平衡!
虽然在股票市场中,
不平衡是常态,
但是偏离平衡太远了,
它就要回
归平衡,
就象钟摆一样,
这就是规律。
所有的因素都在这个基础上发挥作用,
你可以打破趋
势的进程,但不可以改变趋势。这就是规律的作用!例如:上升趋势中,
1996.12
底由于沪
市上涨过猛,
中央发了个文件,
造成连续三天大跌,
绝大部分股票三天内以跌停收盘,
但是
市场该涨的还是要涨,
不会因为政策因素而转向,
97
年上半年一直继续在涨;
同样,
在
2242
点以后,
下降趋势出现后,
政府也多次出台了救市政策,
但是均未奏效,
原因就是市场还没
有回归到位!
简单而言,
影响股票市场的因素既有基本面的因素,
也有市场其本身的运行规律,
有些时候
基本面因素影响大一些,更多的时候规律所起的作用大一些。
对于大盘而言,高位容易形成头部,低位容易产生底部。
应该说,
市场的高与低是相对的,
原来的高位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成低位,
同样,
原来的低
位也可以变成高位,但是在一个时间序列(一波牛市行情)里,高的就是高的,低的就是低
的。有人要问:为什么不能创新高?问得好。资金停止流入了当然就不能创新高了。又问:
资金为什么停止流入?答:
因为觉得市场价格在高位,
没有盈利空间。
再问:
如何判断市场
在高位?答:市场心理影响到市场信心。
在股票市场上混的,
都或多或少想从过去探知现在,
从历史推导未来,
那么,
大盘的运行轨
迹、时间、关键点位、支撑与压力等等,都会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影响我们的判断,
因为市场相信:
历史会重演
——
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而已,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高位和
低位,而主流意见就是真理。
头部因资金不再流入而形成,底部是资金流出萎缩而产生;头部与底部之间是趋势。
当空头趋势形成时,资金在流出,持币者是不会介入的,只有在资金流出枯竭时,也就是
成交量萎缩时,资金才会大规模入市,并且一举扭转趋势。
确定多头趋势以后,在没有形成头部之前,它会继续上涨,资金会不断地流入。
需要明确一点是资金与趋势的关系。
资金在空头市场末期的流入,
改变了市场的趋势,
使之由下降转变为上升,
由此看来,
适乎
是资金在主导着趋势。
其实不然,
市场不平衡是常态,
在空头运行地极点后,
市场已经具备
反向修正的条件,
资金乘势入场形成合力,
趋势形成后又吸引更多的资金进来,
将市场推高。
如果资金是在多空平衡点上入场会怎么样呢?会形成盘整,
也就吸引不了其他资金进来。
所
以说,资金和市场的关系是,两者互相影响,但是先有趋势后有资金。
(这一点,在楼市也
适用,
政府总是以为房价高是抄家的缘故,
其实房价不涨,
谁去抄?)
没有趋势肯定没有资
金。
资金
是影响股票市场涨跌的直接因素,
但是,
决定资金流入与流出的是
市场信心
。
人的心理活动影响了判断,判断决定了行为,行为又导致了后果。
如果觉得上面说的还有点道理的话,现在做个小测验。
1
、假设你有一笔钱要投入股票市场,在综合了轨迹、时间、成交量等等历史因素后,你认
为在什么点位介入比较保险?(安全第一,盈利第二原则)
2
、如果觉得目前的点位是底部,那么现在的成交量是否已经达到萎缩的地步?也就是说:
资金流出枯竭了!如果真的是,当然离底部不远,如果否,就慢慢地等吧。